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该研究以解决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中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问题为目标,经过科学、缜密的试验设计,坚持以理论结合实践,以实践开拓创新的原则,基于植被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系统分布、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重建长时间序列基本生态指标数据集,构建森林和湿地建设绩效的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价模型,预、评价森林和湿地建设绩效的气象条件贡献率。
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气温显著上升,温差加大,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森林、草地和沼泽湿地是黑龙江省主要自然植被类型;全省森林NPP高于湿地NPP,南部地区高于北部;森林和湿地的现实植被覆盖度小于植被覆盖度气候潜力;2000年以来各地(市)综合绩效指数C均存在显著上升趋势,2016年以来更是出现连年增加的态势,多数年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被评为"好"等级;未来10年森林和湿地绩效指数均评为"好"等级,但无显著变化趋势。全省范围内气象条件对森林和湿地综合影响的贡献率31.01%,其中对森林变化影响的贡献率(39.97%)大于湿地(22.67%)。
该项研究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中气象条件贡献率定向评估的同时,可为区域国土空间生态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保障区域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