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主要研究内容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不断扩大,自2006年以来一直居全国第一位,2013年1.01亿亩,2014年1.15亿亩,2015年超过1亿亩;玉米种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供给国家的商品粮量均居全国第一。
位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早熟春玉米产区,现已发展成为了黑龙江省玉米主要产区,玉米年种植面积已经占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的30%左右。过去该区域种植的主要作物为大豆,玉米面积相对较少,因此适合该区域的玉米品种明显不足。加之该区域处在寒温带,无霜期短,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茎腐病时有发生,且存在低温干旱等气候问题,该地区主栽的玉米品种因产量、抗病性、抗逆性、脱水速率、商品品质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玉米生产需求,因此,急需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逆、脱水速率快玉米新品种应用于生产。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以地方种质与国外早熟LAN.类群杂交为基础材料经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HR0344为母本,作为父本的自交系HR8834是通过采用二环系法与单倍体诱导并用方式选育而成,组配出杂交组合黑433,2010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为"龙单59",同时研究该品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并在我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及第三积温带上限推广利用。
创新点
1、创新选育种质,丰富我省早熟玉米资源;
2、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国外优异资源及采用典型杂种优势模式;
3、产量、品质、抗逆、机械化播种与收获集成实现新突破;
4、组装集成配套栽培、高产安全制种及种子分子检测技术,推广速度快。
创新的科学价值
根据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对早熟、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的需求,加强早熟、高配合力、综合性状优异的玉米自交系选育,利用我国地方种质资源的适应性广、一般配合力高、耐瘠薄等优点,以及利用国外种质高配合力、株型清秀、高光效、高出籽率等优点;在杂交种选育上,充分利用遗传距离远和典型杂种优势模式,以国外×国内种质杂优模式选育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抗逆、适应性强等优异性状的玉米新品种。创新选育的龙单59集我省核心玉米资源耐瘠薄、适应性广、遗传基础丰富、一般配合力高和国外种质配合力高、株型合理、出籽率高、抗病抗逆性强等优点于一身,和同类品种相比,适应性强且广,产量比同类品种增产显著。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学科院玉米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