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目前黑龙江省极早熟、矮秆、适于机械化收获的高粱新品种还很匮乏。针对这种情况,2011-2015年农业部立项"国家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选育出适于第三、四积温带机械化栽培的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矮秆酿造型高粱新品种龙683,以满足生产上对极早熟、机械化栽培品种的需求。
2015年"龙杂17号" 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杂交种生育期100左右天,需≥10℃活动积温2080℃左右。幼苗拱土能力较强,分蘖力较强;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叶片相对窄小,腊脉,叶色深绿色;株高108cm,穗长22cm,筒形穗,穗型上散下中紧;籽粒暗红壳,椭圆形红褐色粒。耐密植,抗倒伏,高抗丝黑穗病和叶部病害。2012-2013年共进行10点区域试验,全部增产,平均公顷产量 7627.1公斤,比对照品种绥杂7号增产10.7 %。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共进行6点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96.9公斤,与对照绥杂7号相比 6个点增产,平均增产10.6%。2014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检测中心(哈尔滨)化验分析,龙683品质分析结果为籽粒含淀粉:74.19%,单宁:1.48%。2013年经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黑穗病接种鉴定,发病率为18.5%。
"龙杂17号"自2015年推广应用以来,高产、稳产的良好表现,已在生产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已在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大面积进行生产应用,收到了农民的欢迎。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