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依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黄萎病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子课题“茄子黄萎病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防治作物黄萎病的平衡施肥及生物熏蒸技术”、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东北寒区优质蔬菜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生物熏蒸对茄子黄萎病抑制作用的研究”、黑龙江省“十二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茄子新品种选育及材料创制”、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寒地果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百千万工程项目子课题“优质多抗茄子新品种选育及材料创制”。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主要的茄科作物,世界和我国种植广泛。东北地区茄子和马铃薯种植中极易发生黄萎病,黄萎病一旦发生后,研究表明其微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20~22年。目前因受种植结构的影响,轮作已非常困难,这也是造成黄萎病近年来逐渐加重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茄子和马铃薯黄萎病的综合防控新技术,不仅对黑龙江省以及东北地区的茄子生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黑龙江马铃薯、向日葵等具有侵染能力的作物大面积发展和合理轮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省农业振兴,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发展绿色农业,着力优化生态链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项目针对黑龙江省茄子和马铃薯黄萎病发病严重问题,创新利用了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黄萎病田间标准病圃鉴定与高压病圃加压选择的“三鉴结合法” 选育体系,创制了一批高抗黄萎病的茄子育种材料,并选育出高抗黄萎病茄子和马铃薯品种;揭示了东北地区重点为黑龙江省的茄子黄萎病发生规律及分布特征;通过鉴定芸薹属植物中的次生代谢生物活性物质芥子油苷的杀菌效果,筛选到以脂肪族和芳香族芥子油苷为主要成分的土壤生物熏蒸绿色防控黄萎病的材料;阐明了防控黄萎病发生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研制了韦氏芽孢杆菌生物菌剂,用于防控土传黄萎病。在茄子黄萎病防控方面,构建了以土壤黄萎病菌带菌量检测为预警、高抗黄萎病茄子品种为核心,综合利用嫁接栽培、生物熏蒸、微生物菌剂和土壤消毒技术为手段的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防效达80%以上,实现了茄子连作田块土壤病原菌监测预警,高效精准绿色防控茄子黄萎病的目标。在马铃薯黄萎病防控方面,形成已高抗品种为核心,专性生物菌剂包衣、平衡施肥、生物熏蒸和叶面喷施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直接降低化学药剂成本80%以上,建立了“两高、一优、一减”综合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高效防控茄子和马铃薯黄萎病的目标,推动茄子和马铃薯向绿色、安全和高效性方向健康发展。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登记茄子和马铃薯新品种2个,制定并颁布国家标准1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文章5篇。近3年茄子新品种及马铃薯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累积推广面积为11.97万亩和58.3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5.32亿元,带动了东北地区蔬菜生产绿色健康发展。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