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寒地瓜菜设施主要类型建造与标准化研究
(1)龙园"LY-Ⅱ"型高效日光节能温室结构优化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
"一托二"的"阴阳棚"结构, "LY-Ⅱ"型温室以北侧墙体为依托,在南北两侧均建设拱架大棚,形成即"一托二"结构形式,获得实用新型专利ZL20410837.4(见图1),提高群体日光温室间土地利用率50%。该温室 "阳棚"采用 "蜂窝墙体"结构使表面积增加30%,冬季不加温情况下内外温差可达30℃,建设原材料成本降低2.5%,其保温、蓄热性能较当前主推温室类型显著提高,可以满足越冬果菜生产;"阴棚"极大提高了温室间土地使用率和效率,对食用菌与耐阴性瓜菜栽培熟期均早于大棚,该温室可以推广到北纬48°。
(2)龙园连栋塑料大棚结构优化设计与建造
由"单元棚"组装成的龙园连栋塑料大棚(见图2),获实用新型专利(ZL2014 2 0453978.9)。龙园连栋塑料大棚打破了黑龙江省设施类型以日光节能温室(300-600㎡/栋)和塑料大棚(600㎡/栋)为主的格局。天沟的荷载量达到100kg/㎡,拱架的荷载量达到80kg/㎡,吊挂荷载45kg/㎡,抗风载、雪载能力提高20%;天沟纵向坡度为3%、排雨水及雪融水效果好;通过四周防虫网、顶部通风系统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更适合机械化和规模化种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50%,提高土地利用率30%。
(3)龙园塑料大棚的设计与建造
采用无柱钢筋骨架结构。大棚主体骨架采用上弦ф16,下弦ф14钢筋焊制作;延大棚纵向设置通长拉结筋5道,采用ф16圆钢;塑料大棚四周为混凝土圈梁(见图3)。抗风载:风速15米/秒以下;抗雪载:30㎏/m2;纵向抗压:50kg/ m2;恒载:20㎏/m2。同时在大棚两侧设置防虫网及手动卷帘通风设备。
2、寒地设施瓜菜专用品种选育、筛选及应用
在自主研发的设施类型内,从2003-2016年选育和筛选出适合高寒地区设施栽培的瓜菜品种10个。选育品种5个 ,筛选品种5个,极大丰富黑龙江省设施蔬菜品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瓜菜品质多层次需求。
3、寒地设施瓜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
通过以自主研发的设施类型为载体,对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西瓜、甜瓜栽培关键单项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构建黑龙江省设施瓜菜生产技术体系6项。
(1)寒地设施茄子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体系
集成嫁接、套种、再生、"假四杆"整枝等主要单项栽培技术。
(2)寒地设施黄瓜长季节基质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体系
集成基质配比、施肥管理、植株调整、白粉病防控、基质修复等主要单项栽培技术。
(3)寒地设施西瓜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体系
集成嫁接、双蔓立体整枝、熊蜂授粉等主要单项栽培技术。
(4)寒地设施甜瓜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体系
采用主蔓单干吊蔓一次掐顶技术。
(5)寒地设施番茄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体系
采用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6)寒地设施辣椒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体系
集整枝、施肥技术等单项栽培技术。
4. 甜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发甜瓜保鲜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2013 1 0327585.3),其与硝酸钙、1-MCP结合处理甜瓜,对薄皮甜瓜的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保持,及延缓采后果实的成熟与衰老效果显著,可延长贮藏期6-10d,达到了绿色、安全的甜瓜保鲜效果,实现长链运输,异地销售,为打开黑龙江省鲜食特色薄皮甜瓜省外市场品牌奠定关键基础。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