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该项目为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类引导项目《黑土区连作大豆土壤障碍消减及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执行年限为2012—2015年;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完成。该项目经过4年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圆满地完成了项目任务和各项指标。大豆连作减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际微生物区系发生紊乱的同时,加剧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带来养分的偏耗和肥料的流失与固定,土壤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失调,地力下降。与70年代相比,化肥投入量增加近10倍,而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远低于发达国家。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大豆产量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25%左右,在发展和稳定我国大豆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受轮作作物的制约,大豆重迎茬的比例非常大,有的地区重迎茬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八十,连作减产障碍非常严重,目前一些单项技术还不能有效缓解大豆重迎茬危害,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缓解大豆重迎茬危害的技术模式。
②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在发展和稳定我国大豆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北部地区受轮作作物的制约,大豆重迎茬的比例非常大,有的地区重迎茬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大豆因连作障碍引起的减产幅度可高达10%—40%,重迎茬不仅降低大豆产量,而且加重病虫害的发生,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加剧土壤环境的恶化,造成大量的肥料损失和固定。与70年代相比,化肥投入量增加近10倍,而氮肥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为10%-20%,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消减大豆连作减产的障碍因素,培育良好的土壤环境,发展持续高效的养分利用途径和科学的施肥技术对于提高大豆单产,稳定我国大豆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东北黑土区连作大豆障碍和养分高效利用问题主要开展了黑龙江集约化不同类型土壤连作大豆障碍的消减;东北黑土区大豆耕地地力评价与大豆养分管理专家系统的建立;大豆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及区域土壤治理模式等内容的研究与应用。通过项目的实施,科学评价了东北黑土区大豆耕地质量,明确了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土地生产能力;建立了大豆养分管理专家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减少施肥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明确了连作大豆土壤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最有效的消减技术和措施;通过大豆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建立了土壤保育专家决策系统,优化了大豆养分专家系统,有效的改善了土壤环境,提升了土壤质量,稳定和提高了大豆生产和生态效益。
③项目围绕解决黑龙江省控制大豆重迎茬减产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区域土壤障碍消减,东北大豆主产区地力评价,大豆高产高效养分管理决策系统建立及区域土壤治理模式等内容的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连作大豆土壤的障碍因素,提出了最有效的消减技术和措施;对东北黑土区大豆耕地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建立土壤养分分级标准,明确了土壤养分供应及分布状况和土地生产能力;建立大豆养分管理专家系统;进行了大豆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及区域土壤治理模式的试验与示范。
④创见与创新:(1)系统评价了东三省黑土区大豆耕地地力和养分状况,明确了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和土地生产能力;重新划分了土壤分级标准,提出了与大豆生产紧密相关的13个指标,建立新的大豆评价体系,为现代化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2)丰富了大豆优化施肥专家系统。基于QUEFTS模型,建立了基于大豆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大豆NE施肥专家系统,提高肥料效应,推动农业“减肥”目标的进一步实现。(3)阐明了连作大豆土壤障碍因素,提出的集抗耐(重)茬大豆品种、土传病虫害生物防治、肥沃耕层构建、土壤培肥改良及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障碍消减技术,对于解决大豆连作减产,改良中低产田,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4)构建了东北黑土区大豆土壤及养分管理的技术平台,提出了区域大豆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和模式,3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512万亩,平均提高大豆10.65%,增加粮食产量7011万kg,增加效益27268万元。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2013-2015年,“黑土区连作大豆土壤障碍消减及最佳养分管理技术”项目在嫩江县、克山县、黑河市等地示范和应用。其中黑河累计应用面积211.8万亩,平均增产10.8%,增加收入1062.78元/公顷,累计增收12888万元;嫩江县大豆累计应用面积53.6万亩,平均增产6.72%,增加收入717.17元/公顷,累计增收6080万元;克山县大豆累计应用面积63.3万亩,平均增产8.52%,增加收入 838.42元/公顷,累计增收2905万元;中储粮有限公司大豆累计应用面积76.5万亩,平均增产12.63%,增加收入 1207.86元/公顷,累计增收5395万元;三年总计推广512万亩,大豆平均增产10.65%,增加效益27268万元。本项目通过技术示范、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劳动再就业,培养和提高了企业农化服务能力,引导化肥产业技术升级,为产业发展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同时开展了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黑土保护,为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