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治理盐碱地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8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029728686
  • 单位名称或姓名:赵曦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为有效治理盐碱地,北京中农煦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农煦丰”)与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发了盐碱地治理新技术“微生物-纳米整合技术”(Microbes-Nanomaterials Integrated Technology,简称MiNIT),旨在从盐碱地形成的机理、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的角度入手,通过微生物和物理方法相结合进行盐碱地修复与治理,发挥了惰性材料的物理效应、生物材料的生物效应,以及二者优化组合的整合效应,体现了土壤的自然生态过程和高效修复过程,因而属于环境友好措施,这对于增加耕地储备,提高土地质量,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国家耕地面积不低于18亿亩的红线、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证食品安全,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并在素有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之称的吉林省白城重度盐碱地(土壤pH值=9.0-11.3)进行试验,在盐碱地治理后达到如下指标: (1)pH值:治理后2-3年内,pH值控制在8.5以下,第三年以后趋于正常。 (2)可溶性Na+含量:改良剂施用当年,Na+含量降低50%左右,根据盐碱地严重程度不同,通常2-3年趋于正常,接近正常土壤指标。 (3)CEC值:改良剂施用当年,即可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平均提高30%),根据盐碱地严重程度不同,CEC提高区间在20%-40%之间变化,通常2-3年可趋于稳定状态。 (4)形成防返盐碱犁底层,防止底层盐碱上返,根据目前试验数据显示,改造后8年没有返盐碱现象。 (5)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腐殖质土壤团聚体迅速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增加,微生态条件得以改善。改造两年后达到正常农田生产水平且效果稳定。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