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 主要研究内容
黑龙江省地处寒地,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缺乏优异骨干亲本,水稻生产中存在着优质食味品种抗性差、产量低、出米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
(1)改进传统育种方法,结合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手段,提高优质水稻品种育种效率;
(2)引进并鉴定"上育397"等优异种质,创制核心资源并培育优异骨干亲本;
(3)利用所创制的骨干亲本培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龙稻系列新品种并应用。
2 创新点
(1)引进并鉴定出日本北海道上育397为核心种质资源,创制出5个优异骨干亲本,拓宽了寒地粳稻遗传基础。
(2)利用创制的优异骨干亲本及衍生系育成了12个龙稻系列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并广泛应用,覆盖黑龙江省第一至第四积温带,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提出"物理诱变、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集团选择与系谱选择相结合;抗性田间自然鉴定与人工压力鉴定相结合;仪器品质分析与人工品尝相结合"的四结合育种方法,提高了寒地水稻优质育种的效率。揭示了龙稻系列品种优质的成因。
3 创新的科学价值(技术(系统管理)创新重要性,创新的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程度,对本行业的影响)
(1)创建并完善寒地粳稻"四结合育种方法",鉴定核心资源,创制系列优异骨干亲本并育成龙稻系列优良品种,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建并完善寒地粳稻"四结合育种方法",提高寒地水稻优质育种效率;创制出拥有上育397血缘一系列优异骨干亲本,拓宽了寒地粳稻遗传基础;利用创制的优异骨干亲本及衍生系育成了12个龙稻系列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并广泛应用,覆盖了黑龙江省第一至第四积温带,整体提升了黑龙江省稻米品质,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龙稻系列品种品质突出,综合抗性强,助力水稻高产稳产。
龙稻系列品种中多数食味评分超过85分,与日本顶级优质水稻品种越光、梦美、七星相媲美;与优质品种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相比,龙稻系列品种在稻瘟病抗性、耐冷性、抗倒伏性、产量等方面优势明显。
(3)龙稻系列品种市场竞争力强,效益高,助力三农发展。
近三年,龙稻系列品种实现成果转化324.30万元,累计推广1508.7万亩,获得经济效益共计16.00亿元。
4 与创新点有关的论文及专利
累计发表与创新点有关的论文22篇,其中SCI收录2篇,参编著作1部;制定并颁布省地方标准3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