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以黑龙江省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寒地粳稻为试验材料,在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养分积累、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在不同还田条件下开展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黑龙江省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影响的研究。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集成组装,初步明确了寒地秸秆还田下的合理化肥施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通过本项目研究,初步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
1.揭示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施用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确定了氮肥的最佳施用量,有效地解决秸秆还田下的肥料施用问题。本项目中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持续增加能够增加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等指标,而产量并未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持续增长,为避免肥料的浪费及病害发生,建议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为133 kg·hm-2。
2.明确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与植株养分吸收的特征,揭示了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必过量施用氮肥,只需合理地改善施肥方式,在提高群体的干物质生产潜力的同时,提高养分转移总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该研究成果可以有效降低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施用量,氮肥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促进水稻高产、环境友好的实现。
3.研究了水稻秸秆还田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秸秆还田的土壤培肥效应。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还田年限越长,提升效果越明显。适当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土壤全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有利于水稻的吸收利用;秸秆还田量为7500 kg·hm-2时土壤磷、钾养分含量均达到最高。鉴于此,持续的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达到培肥土壤的作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