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选育目的
我省目前推广的水稻品种,经过近几年气候条件的检验,大多数抗逆性下降,稻瘟病和低温冷害发生严重。此外,近年来出现的稻米积压、农民收益降低等问题,也表明前推广的水稻品种品质较差,不适应市场需求。为此,选育适合我省生态和生产特点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选育过程
龙稻18(哈09-05)由黑龙江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水稻育种室育成。2003年以东农423为母本,龙稻3号为父本组配杂交,2004~2008年进行田间选择观察,并进行产量、抗病、耐冷及抗倒伏等特性鉴定,2009年育成。2010年参加第一积温带早熟组水稻预备试验,2011-2012年参加第一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2013年进入生产试验。
三、产量试验结果
2011年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为8595.6 kg/hm2, 比对照松粳6号增产5.5 %;2012年区域试验6点次平均产量为8969.0 kg/hm2,比对照龙稻11增产7.2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结果为8782.3 kg/hm2,比对照增产6.4 %。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结果为8490.6 kg/hm2,比对照龙稻11增产10.2 %。
四、品种特征特性
1、生物学特性:
普通粳稻,主茎13片叶,株高98厘米左右,穗长22厘米左右,每穗粒140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长粒、散穗,剑叶上举,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耐冷、抗病、米质优。
2、品质分析: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012-2013年品质分析结果(两年之间的幅度):出糙率81.3%,整精米率70.5%~70.6%,垩白粒米率2.0%~7.0%,垩白度0.2%~0.9%,直链淀粉含量(干基)17.12%~17.23%,胶稠度80.5毫米~81.0毫米,食味品质88分~91分,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一级。
3、抗逆性:
经省指定稻瘟病抗冷性鉴定单位2011、2012和2013年三年抗病耐冷鉴定,其田间抗性好。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0~1级,穗颈瘟0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81%~6.11%。
五、栽培要点
4月20日~4月25日播种,5月15日~ 5月25日插秧。插秧规格为30×13厘米左右,每穴2~3株。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增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勿单一过量施用氮肥,每公顷施纯氮120公斤,纯磷60公斤,纯钾60公斤。氮肥的一半,磷肥的全部,钾肥一半做底肥施入,其余做追肥施用。浅灌水,抢前施药除草。其余做追肥施用。浅灌水,抢前施药除草。9月20-30日收获。
六、适应区域
该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4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 2600 ℃左右,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下限插秧种植。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