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寒地野生大豆资源收集、评价及新种质创制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745168527
  • 单位名称或姓名:毕影东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野生大豆起源于中国,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没有生殖隔离,在新种质创制上蕴含着巨大潜力,可通过有性杂交,将野生大豆的优良性状,如高蛋白、抗旱、抗病虫害等转移至栽培大豆,培育大豆新品种。美国自利用 “北京小黑豆”中的抗黄萎病的基因成功地挽救了大豆产业以后,在大豆生物技术和种质创新等方面发展迅速,各大科研院所及公司加大了对我国野生大豆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力度。此外,加拿大等国也十分重视野生大豆的利用与开发,在大豆产量、抗性和耐逆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我国野生大豆资源丰富,特别是寒地野生大豆具有表型多样、耐逆性状突出等特点,如果再不加强对这一珍贵资源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会愈来愈大,必将在知识产权等方面受制于美国等国家,将来会形成种中国大豆,侵它国产权的被动局面。因此开展寒地野生大豆评价与利用研究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的寒地野生大豆分布和生境条件进行调查,对不同土壤类型和积温带野大豆种群分布和表型特征进行分析,开展寒地野大豆资源的评估和抢救性保护工作;筛选高蛋白、高异黄酮、耐逆、抗病等优异野生大豆资源,利用优异野生资源与栽培大豆开展种间杂交和新种质创新工作,探索种间杂交新技术,开发实用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育种进程。开展野生大豆高异黄酮、耐盐、抗旱等优异基因挖掘与功能研究,揭示资源利用潜力,指导野大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