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大豆是重要粮、油、饲兼用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重要来源。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与进口国,2021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1.16亿吨,进口量达9651.8万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有1638万吨,国产大豆供给能力不足导致进口依存度过高,严重影响到我国大豆产业的经济安全。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及供给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食用大豆安全供给的重任。项目针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推广的大品种创新应用不足,大豆单产不高、抗病抗逆性差,配套技术落后等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现代育种方法创制突破性大豆新品种,进行高产优质同步栽培技术的研究与优化,集成创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大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示范推广应用,为发挥大豆的产区优势,推动产能提升、产业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1、主要技术方案和内容
(1)多抗高产品种创制:育种目标设计为兼抗黑龙江省大豆三大主要病害-大豆病毒病SMV,大豆灰斑病FLS,大豆胞囊线虫病SCN)并高产。构建具有目标基因的分离群体;针对不同病害,筛选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定位QTL;利用已有标记在转育后代群体中直接针对抗病基因进行精准选择,聚合目标基因,创制多抗高产大豆新品种;凝练技术方法建立多基因聚合的大豆育种体系。(2)品种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少免耕、施肥、绿色防控等栽培技术研究与优化,集成创建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技术规程,实现良种良法配套。(3)成果落地转化:科企合作实现品种经营权转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4)品种示范与推广:开展品种与配套技术示范、培训、高产创建,扩大品种推广应用。
2、主要科技创新点
(1)品种、资源创新: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黑龙江省和国家审定及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保护权的大豆新品种黑农84,为大豆育种和生产提供了优异基因源和新品种,黑农84具有多抗(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灰斑病、耐胞囊线虫病)、高产、优质的特点;解决了大豆育种与生产中多抗资源匮乏、高产多抗品种应用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多抗、高产、优质、广适应性于一体大豆品种的突破性创新。
(2)技术应用创新:将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聚合抗SMV、FLS、SCN的三个基因,打破不良连锁,将多抗与高产、优质性状融为一体创制新品种,破解了多个基因聚合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建立的多基因聚合大豆育种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于育种实践,实现了技术应用的重大创新。
(3)技术集成创新:制定并颁布了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栽培技术规程省级标准,集成创建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栽培技术体系,解决了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滞后,技术到位率低,大豆产量潜力发挥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技术集成的重大创新。
3.授权专利情况和知识产权情况:获品种保护权1项,制定并颁布黑龙江省地方标准3项,发表论文40篇,SCI 收录9篇。
4、总体技术经济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比较
(1)黒农84 多抗:黑农 84 抗大豆花叶病毒SMV1号株系,中抗SMV3号株系,抗大豆灰斑病、中抗胞囊线虫病;其多抗性填补了国家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灰斑病、耐胞囊线虫病品种审定的空白。先进性比较结果:国内领先。
(2)黒农84高产:黑农84国家区试平均亩产为207.2公斤,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215.6公斤,比对照合丰55分别增产5.8%、9.8%;较国内著名品种亩产提高12.3-74.3kg,较世界大豆平均亩产高 26.9kg,2022年在内蒙扎赉特旗最高亩产达303.5kg,创造了内蒙旱作条件下大豆单产的最高记录。先进性比较结果:国内先进。
(3)黑农84适应性强:黑农84光温不敏感,适应性较强,在活动积温≥2350℃的大豆产区均可种植,现已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的54个市县应用,并推广至吉林、辽宁、内蒙、新疆、河北、安徽、陕西、俄罗斯等12个省区,跨16个纬度(N31.86-N47.89),先进性比较结果:国内先进。
6、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项目实施熟化了品种和技术,为大豆育种和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2018-2022年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580.4万亩,增产大豆5.7亿kg,创社会效益32.6亿元,近三年推广面积2008.5万亩,增产大豆4.4亿kg,创社会效益23.97亿元。项目实施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了生态,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永续利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