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奶牛场养殖污水肥料化还田对土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763581850
  • 单位名称或姓名:丁昕颖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奶牛场养殖污水肥料化还田对土质的影响"是齐齐哈尔市科技厅2017年下达的农业攻关项目,合同编号NYGG-201708。起止时间为2017年~2019年。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养殖污水农用对作物生长、农产品的安全性以及对农田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潜在的不定因素。高浓度的畜禽养殖再生水长期用于灌溉,会使作物陡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本项目从农作物当年需肥量角度出发,将肥料化污水作为液体肥料用于农田施肥,并考察土壤的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变化,探讨该养殖污水用于农作物栽培的可行性。为养殖污水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支持。在减少养殖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可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有效地解决了农业肥水资源紧缺以及养殖污水处理和资源化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养殖污染物资源再利用的种养结合方法,可为实现土壤有机培肥和提高畜禽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率提供参考,并对引导养殖场采用肥料化处理养殖粪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项目提出的将养殖污水肥料化处理后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以液体中氮含量或磷含量作为基准,结合当地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土壤肥力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类型,污水与化肥的配施混合比例,确定其具体的施用量。保障作物养分的平衡,进行科学安全有效施用,才能保证农作物的高品质高质量。本项目的实施结果表明,肥料化污水还田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并且对作物的产量有正向影响。可为最终达到畜禽养殖污染总量的减排提供科学数据及技术借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④创见与创新; 本项目将肥料化处理的养殖污水作为土壤肥料或土壤调节剂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将奶牛场的养殖污水处理与农业用水用肥相结合。技术简单实用、操作管理方便,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依据作物当年生长所需养分的需求量,确定最佳使用量,符合当地环境容量要求。该措施可实现奶牛场养殖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利用,对于缓解农业用水的紧缺和节约农业肥料成本有明显的帮助,并且在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农作物提供有机肥料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在"2010年远景规划"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将发展生态农业、利用农村能源和保护农村环境放到了重要位置。畜禽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必须着手开展畜禽粪便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这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不可采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快速发展模式。奶牛场养殖污水的产生量大,并且有机污染物含量高,如果随意排放,严重污染环境,也使养殖废水失去科学利用价值。对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是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养殖污水农用不仅减少了对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压力,而且还降低了水处理的成本。养殖污水农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甚至能代替肥料的营养。既解决污染问题,又改善土壤质量,从而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农田管理者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指导农田消纳养殖场污水:在作物需水灌溉期,将肥料化污水用于灌溉;在作物需肥施肥期,将肥料化污水作为肥水用于施肥,既能减轻污水储存池的储存压力,又能实现农田最大化消纳养殖场污水。 存在问题 (1)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肥料化污水还田还要考虑土壤的持水量,而自然降水量在前期无法准确预估,如作物需肥时可能土壤并不缺水,导致用肥料化污水替代较高比例化肥比较难于实现。可以采用少部分替代原则,即用肥料化养殖污水替代少量化肥,以减少施用过程的自然降水的影响。 (2)如采用水罐车喷洒还田,会由于车体的自身重量,对于土壤产生压实作用。灌溉方式可以采用绞盘式喷灌设备,可以设定降水量,喷射范围也比较大,但对水质的固形物含量有一定限制。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