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东北平原北部(黑龙江)春玉米水稻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5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86681204
  • 单位名称或姓名:任洋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课题通过五年的实施,项目进行集成创新研究,开展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中南部玉米高产技术模式、松嫩平原中西部玉米抗旱保苗高产技术模式、三江平原玉米耐低温技术模式、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单项技术精细研究与组装,制订了《黑龙江省中西部半干旱区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B23/T 1566-2014和《佳木斯市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DB2308/T002-2015,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技术规范在肇州、望奎青冈、佳木斯等相关区域进行了示范应用。课题筛选出黑龙江省主产区适宜种植的优良玉米、水稻新品种46个,在玉米最佳施肥效率研究、旱区玉米生产的水分高效利用及调控技术研究、早熟春玉米耐密植增产综合技术研究、玉米超高产综合技术、水稻施肥技术、节水灌溉、稻草还田、工厂化育秧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建立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水稻高台大棚毯式智能化育秧技术,提出适合寒地水稻生产的控水灌溉土壤水势指标、明确了寒地稻区二积温区不同类型主栽品种的最佳施肥水平及施肥时期和基蘖穗粒肥的施用比例,初步解决了稻草还田瓶颈问题。五年来,通过专题攻关,黑龙江玉米超高产攻关田亩产突破吨粮,最高达到1129.1公斤/亩,水稻高产攻关田亩产最高达到762.4公斤/亩。在双城市实施玉米高产攻关田面积610亩,增产粮食28.9吨,增加经济效益4.5万元;在肇东、望奎实施玉米核心区3.05万亩,增产粮食3007吨,增加经济效益507.9万元,2015年亩产达到749.8公斤;在双城等7个县(市、场)建立玉米示范区303万亩,增产粮食21.4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61亿元,2015年平均亩产达588.6公斤;在双城等7个县(市、场)建立玉米辐射区3030万亩,增产粮食203.8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4.30亿元,2015年平均亩产达539.3公斤;在北林区、五常市实施水稻高产攻关田面积4980亩,增产粮食251.1吨,增加经济效益80.11万元;在北林区、五常市建立水稻核心区2.05万亩,增产粮食1228.1吨,增加经济效益338.91万元,2015年亩产达到691.0公斤;在北林区等7个县、市建立水稻示范区217.14万亩,增产粮食12.59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99亿元,2015年平均亩产达627.3公斤;在北林区等7个县、市建立水稻辐射区2431.02万亩,增产粮食117.47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7.33亿元,2015年平均亩产达578.3公斤。课题五年累计增收粮食355.76万吨,增加经济效益79.33亿元。培养博士20人,硕士90人,正高职14人,副高职34人,发表论文86篇、著作7部291.6万字。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