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农业领域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尽管农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但随着农民需求的不断攀升,农业生产新问题、新挑战也不断出现,如何在保证粮食高产的同时,确保粮食优质、高效?如何在稳产优质的同时,确保农民增收?特别是在当今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主流化的新形势下,如何第一时间将农业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来?加快农业成果转化,缩短创新与应用、科研与生产的距离,已经成为破解"三农"难题的关键。201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结合第四批院县科技合作共建工作,集成了一批最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在我省粮食主产区,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环境生态类型,如北部高寒区、西部半干旱区、东部半山区及两大平原的爱辉、甘南、东宁、富锦、北林、绥滨等25个县(区),开展了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带动型、高效集约型、优质高产型农业示范项目。
该项目依据地方农业特色和发展规划,围绕农民需求、产业需求、市场需求,由省农科院筛选最新品种、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以实现优质、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在25个粮食主产县中,每县实施3~5项集成示范技术。累计示范与推广集成技术100项以上,面积10万亩以上,项目区亩均增收50元以上,粮食产量较全省平均产量增加10%以上。
该项目实现了"三个创新":一是技术集成创新,项目指标由单一目标集成为多元目标,技术由单项技术综合提升为集成配套技术,以解决农业生产难题;二是推广模式创新,项目采取"科研单位+基地"、"科技团队+合作社""科技人员+示范户"等多种模式,使科技成果直接落地;三是运行机制创新,项目由院、县、乡科技人员共同完成,与合作社、企业、示范户全面合作,形成了综合性的技术团队,实现了创新、示范、推广一站式服务。
两年来,项目通过"四个结合",即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地方产业结合、市场需求结合、科技创新结合。共实施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198项,总面积75.57万亩,新增粮食1.01亿公斤,新增利润1.14亿元,形成项目集成技术规范101项、农业技术生产建议56个。满足农业生产中的"四个需求",即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需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需求、农民增收致富的需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集成了一批先进的农业技术,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水稻育秧棚二次利用,通过把已有食用菌、马铃薯、蔬菜等单项技术进行装组,筛选品种,调整栽培技术方案在育秧棚内应用,每亩大棚最高可增收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寒地极早熟水稻"旱改水"配套技术示范,选育专用早熟品种,配套以高寒栽培技术模式,使我省高纬度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实现新突破,为我省水稻北移战略提供了科技支撑;其次,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领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如:在双城建立了特色瓜菜生产和"北菜南运"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基地的西瓜、番茄、青椒远销上海、广东等地,有效带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在兰西建立了牧草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在盐碱地上种牧草,改良了土壤,调整了结构,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带动当地牧草种植面积从5万亩扩大到现在的50万亩,基地所在村成为我省牧草种植"第一村"。5000亩紫花苜蓿平均产量达到650公斤/亩,蛋白含量可达20%,亩均纯利润700元。第三,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如:谷子高产高效技术示范,在甘南县红谷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应用,从有机小米到加工成速食面等10个品牌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大连等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46万元,社员人均收入1.7万元;优质专用糯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通过与富裕老窖酒厂合作,为企业提供优质酿酒原料,提高产品品质和企业知名度的同时给种植户每亩增加109元的收入。第四,锻炼了一批创新型推广队伍。项目实行过程中有院、县、乡等多层次百人以上参加,上下联动,攻坚克难,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研究,有利地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不走"的农业专家。第五,创新了农民培训的形式与载体。结合项目实施,开展技术讲座500余场,创制的"现代农业新技术系列科普动漫片"在中央、省、县(市、区)电视台累计播出百余次,荣获2014年全国科普微视频动漫优秀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奖和2015年黑龙江省优秀科普作品奖。编制的《黑龙江省五大作物栽培模式图》、《图画农业那些事儿》系列丛书等累计发放20万余份。开通"农技微风"微信服务平台,让专家与农民零距离互动。
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一致认可,新华网、农民日报、黑龙江省电视台、黑龙江日报、东北网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对示范项目进行了报道。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从农科大院到农家小院,从实验室到田地间,真正实现了科技成果在龙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