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寒地水稻机械化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4-8359075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李静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寒地水稻机械化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工厂化旱育壮苗、水稻群体素质优化、科学施用硅、镁、钾肥提高品质、节水灌溉、植保新技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六个方面进行研究,使得现有水稻栽培技术得到充实和完善,实现创新技术的集成组装。 黑龙江垦区地处寒区,春季农时紧张,用工量大,成本高,通过寒地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改善水稻苗期生长环境。应用智能化秧田管理,实现工厂化育秧,提前育苗时间10天左右,避免倒春寒和早霜危害,减少立枯病的发生,实现水稻增产增效。水稻群体素质研究,得出最佳产量处理组合为尿素16.7kg公斤/亩+株距10cm,而最佳品质处理组合为尿素13.3公斤/亩+株距10cm。依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特性与肥料效应,合理确定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增施硅镁肥能够增加稻米香气、光泽、完整性、味道口感及综合评分提高。对井灌和自流灌两种水源,通过4种节水灌溉模式试验,适宜的节水模式均为间控灌溉,间控灌溉比常规灌溉节水20%。通过生物农药替换或部分替换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化学农药的用量和次数,达到防效提高水稻的卫生品质。常规除草剂与助剂混配施用对水稻安全,其中农思它、秋之宝与助剂混配施用能够降低除草剂单独使用的用量,有效防除田间禾本科杂草,达到减施除草剂的目的。针对垦区水稻生产亟待解决的机械问题,本课题开展钵苗移栽机、高速插秧机、新型植保机械、搅浆平地机、航化作业及全程机械化组装配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寒地水稻机械化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每年进行多次大规模总局级讲座。博士3名,国内农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12人次,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户2万人次。寒地水稻机械化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示范农场核心区平均产量961.90公斤/亩,示范区781.2 公斤/亩,辐射区产量 686.3 公斤/亩,完成了合同指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寒地水稻机械化提质增产增效技术推广落实到位,在各个项目农场种植适宜品种,配合新肥料、药剂使用,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农户收益增加的目的。通过寒地水稻机械化提质增产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实施为寒地水稻现代化高产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实现"提高产品质量、增产、增效",提高了科技贡献率。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