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双低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新品种选育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0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55399311
  • 单位名称或姓名:于秋竹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课题来源与背景 来源:本课题来源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达的科学计划项目(合同编号GC12B111)。 背景:①有一定的研究、种植基础:黑龙江省是国内最早实现大面积机械化种植优质春油菜的地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适合于垦区的较为完整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已经选育垦油系列品种13个,在省内外推广1000余万亩。②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根据东北春油菜分布的基本情况和黑龙江省的自然气候因素,应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的北麓和整个大兴安岭(包括齐齐哈尔市的北部、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推广双低、高油的优质油菜品种,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油菜种植区形成一个面积30万公顷左右的东北优质油菜基地。纬度在北纬47°-53°地区均可种植。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适宜油菜的种植(油菜是一种喜冷凉的作物)。另外,小兴安岭、完达山山脉、张广才岭的丘陵地带(也就是有效积温在2000℃左右地区)也比较适宜油菜的生长。③物结构调整的需要:近年黑龙江省及垦区为了实现千亿斤商品粮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面积不断扩大,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玉米、水稻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0-80%,重迎茬非常严重,一旦病虫害大发生将是不可逆转的,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油菜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应该做为农作物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来抓。 (2)研究目的与意义 黑龙江省曾是中国北方春油菜商品生产基地之一。自"七五"以来,每年种植油菜50-100万亩,北安、九三分局因大面积发展油菜在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得到受益。当前农业正处在阶段性调整,尤其中国在加入WTO后,油菜作为经济作物更显示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作用,也在发展质量效益农业、贮备救灾种子及轮作换茬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我省黑河及大兴安岭地区更有发展油菜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地区大豆、玉米年年连作,一旦病虫害大发生将是不可逆转的,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调整种植业结构,多种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主要工作。国内油菜籽供不应求,每年进口300万吨以上,近年油菜市场相对稳定,价格在4元/公斤以上,一般亩产值700元左右,亩成本400元左右,亩盈利300元左右,因此我省发展油菜有资源、自然优势和科研优势,本项目的研究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主要论点及论据 本项目采用杂交选育与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小区试验与大田生产示范相结合。具体如下:①常规选育与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筛选优质、高产、抗病的三系材料及杂种组合。②田间选育与室内品质分析相结合筛选优质三系亲本材料。③人工接种与田间自然鉴定相结合筛选抗菌核病材料。④小区耐盐碱试验与大田盐碱地高产示范试验相结合。⑤南繁加代、油菜主栽地选育相结合及单倍体育种,加速育种进程。⑥建立科研、生产、推广三位一体的供种体系,加速杂交油菜投入生产,确保种子质量。 (4)创新:分子标记第一次提供了准确判断杂交组合DNA杂合性的手段,从而有可能从DNA水平预测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标记,还可人工培育出在DNA序列的重要片段可能高度杂合的亲本,从而配制出超优势的F1组合。 (5)社会经济效益及存在问题 社会经济效益:①可以改变种植业结构:特别是在我省黑河及大兴安岭地区更有发展油菜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地区大豆年年连作,一旦病虫害大发生将是不可逆转的,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②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近两年油菜籽价格在4.6元/公斤以上,按亩产150公斤计,产值690元,亩所有成本在390元左右,亩纯利300元。 存在问题: 应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并尽快使该成果尽快推广应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