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是研究将母牛参配后卵巢黄体状态与兽用B超声波影像技术应用到母牛早期妊娠诊断技术领域中。要提高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提高产奶量,必须提高奶牛繁殖率,就要做到一年一胎,必须要在奶牛产后85天内参配妊娠,奶牛的空怀期越长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本项目通过母牛直肠检查和结合兽用B超声波影像做出早期妊娠诊断,对卵巢检测,可检测到参配母牛发情时的卵泡和配后黄体的发育质量,对妊娠诊断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从而缩短了空怀期,提高了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主要技术难点:16-21天早期妊娠诊断;问题:黄体状态与质量的判定标准,创新点:母牛参配后卵巢黄体状态与B超声波影像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内容:1)黄体状态与质量的判定标准,2)B超影像早期妊娠诊断技术。
性能指标
1、项目任务书考核指标如下:
主要技术指标:
1)母牛参配后16-21天不孕率诊断准确度大于等于95%;
2)黄体状态与质量的判定妊娠准确度大于等于85%;
3)新技术一项;
4)论文1篇。.
主要经济指标:
1)该技术较B超(35天)妊娠诊断子宫角变化缩短15天以上;
2)成母牛的平均情期受胎率40%,按该指标计算如果1000头参配母牛就有600头牛参检,可以准确检出600*95%=570头*15天*60元饲养费(单产9吨奶的成母牛)/日=51.3万元(平均一头牛至少节约900元饲养费)。
2、项目实施实际达到指标:
1)母牛参配后(16-21天)应用黄体状态与质量结合B超影像判定母牛是否妊娠诊断新技术1项;
2)早期妊娠检测(16-21天)早期妊娠检测(16-21天)2015年度中完成不了数据不够只做了15967-7642=8325头牛,15967/7642=47.86%;2016年度做了17557-7983=9574头牛17557/7983=45.47%;两年合计检查了33524头牛,其中未孕牛17899头母牛,妊娠牛数15625头,妊娠率46.6%;检查妊娠准确率96.95%,总体在96%以上。
3)黄体状态与质量的判定妊娠准确度大于等于96%;妊娠检查准确率达85%以上(注:因早期妊娠诊断时间过早,到60天二次孕检时约有8%左右的胚胎丢失)。
4)论文2篇:“B超诊断技术在胚胎移植受体牛黄体鉴定上的应用”“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共性防治措施”。
该项目按计划完成了各项指标,形成母牛怀孕初期应用黄体状态与质量结合B超影像早期妊娠诊判定新技术,经过多年的基地推广应用该项新技术,实践证明此项技术科技成果已经成熟,处于同类研究技术中领先水平,
1、 B超影像早期妊娠诊判定技术(该技术已成熟应用到生产,国内成熟水平)
本项目任务书示范基地2个、辐射3个农场,早期妊娠检测(16-21天),实际实施过程中选择了6个应用示范基,另外又辐射到(北安农垦龙嘉牧场专业合作社;牡丹江农垦牧丰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九三农垦绿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5年和2016年两年合计检查了33524头牛,其中未孕牛17899头母牛,妊娠牛数15625头,妊娠率46.6%;检查妊娠准确率96.95约等于96%以上。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