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技术说明
针对目前影响垦区马铃薯淀粉加工原料薯质量差、单产水平低、防治成本高等关键问题,通过产学研结合,对这些问题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利用优良的马铃薯脱毒品种,完善的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高效的马铃薯耕作栽培技术,配以有效的马铃薯病害防治措施,通过各项丰产措施的集成,建立适合垦区的马铃薯淀粉加工原料薯综合提质增产增效生产技术模式,促进垦区及全省马铃薯种植业及加工企业和的发展。
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 本项目通过对品种筛选、水分、施肥、肥药减施、药剂对比、小整薯播种、促早熟技术生产等限制垦区马铃薯单产水平提高的各项技术进行研究,并将研究出的各项新技术与现有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组装、配套,形成了马铃薯90公分大垄双行提质增产增效关键技术模式,该技术与常规马铃薯栽培技术相比,具有抗逆、减灾、稳产、增产的特点。比原有模式增产10%以上、减少药肥使用量10%以上、淀粉含量提高1%以上。
2.建立1套脱毒小整薯繁育新技术,具有:增强抗逆能力,提高出苗率,能发挥顶端优势,获得高产,抗细菌性病害,降低成本,减少拌种药剂对环境和土壤的污染等优势。
3.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种植的优质高产加工品种1个,产量比垦区同熟期主栽品种增产5%以上,淀粉含量增加2%以上。
4.2015年-2016年,该技术模式在二龙山农场、鹤山农场、尖山农场、萝北县祥云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鄂伦春自治旗洪臣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示范,共建立示范区5处。2015年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模式在萝北县、大杨树镇示范推广种植种薯2600亩,比对照共增产900吨,为企业增加收入300万元;在二龙山、鹤山农场示范推广种植淀粉薯9800亩,比对照共增产4660吨,为企业增加收入326.2万元,合计626.2万元。2016年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模式在萝北县、大杨树镇示范推广种植种薯2400亩,比对照共增产1200吨,为企业增加收入408万元;在二龙山农场、鹤山农场、尖山农场示范推广种植淀粉薯16000亩,比对照共增产7950吨,为企业增加收入556.5万元,合计964.5万元。
5.发表国家级刊物文章3篇,会议1篇。
①张荣华,徐宁,张洪亮. 马铃薯品种大西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9期.
②张荣华,许庆芬,徐宁. 往农药里添加控失剂防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现代化农业,2014年11期.
③张洪亮,许庆芬,张荣华. 种植密度对兴佳2号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种业,2015年04期.
④张荣华,徐宁,张洪亮.农药控失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第十六届中国农业园区研讨会,2016年06月.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