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哈萨克斯坦高产大豆种植技术和配套农机装备的联合开发与应用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2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8504546799
  • 单位名称或姓名:韩冬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以哈萨克斯坦的国情、地理环境等现状条件为基础,以国内大豆优势产业技术为依托,立足服务哈萨克斯坦当地大豆生产与供给,兼顾大豆产品国内输入,以创新集成适宜哈萨克斯坦的大豆,优质、高产、高效的全环节、整链条、机械化的大豆生产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成套技术与装备为技术路径,实施产学研合作、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结合,全面开展本项目研究。哈萨克斯坦是中国西北方向的重要邻国,且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的枢纽,已经成为中国在中亚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势必对欧亚地区产生巨大的经济及地缘政治影响。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六位,其粮食生产和出口潜力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物资和饲料来源。大豆产业已接近 80%的外贸依存度,严重威胁着我国大豆产业及其相关联的食品产业乃至整个粮食产业的安全。因此,基于大豆作物种植的海外农业资源挖掘与市场拓展的需求非常迫切。1、创新点 1:适宜哈萨克斯坦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 引入我国黑龙江省高产、优质大豆品种,结合哈萨克斯坦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 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宜哈萨克斯坦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 6-8 个。 2、创新点 2:适合哈萨克斯坦种植条件的高产、高效、规模化、标准化大豆栽培技术。引进我国高产、高效的大豆栽培模式、施肥技术、耕作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以 及化控技术,结合哈萨克斯坦当地的种植条件,集成创新出适合当地的高产、高效、规模化、标准化大豆栽培技术。 3、创新点 3:适合哈萨克斯坦种植的大豆轮作模式。 引入国内 “麦-麦-豆”、“玉-麦-豆”等不同轮作模式,与当地轮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采用小面积示范,调查不同轮作模式下,大豆产量、品质、病虫害发生规律等,优化形成适宜的哈萨克斯坦大豆高产、高效、优质轮作生产模式。 4、创新点 4:哈萨克斯坦适用的绿色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 针对绿色大豆种植少耕、免耕、节肥节水等农艺技术要求,研究开发适宜的保护性耕作、高速精量播种、大型自走指针式节水灌溉、低损耗仿形收获等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优选高产大豆品种、适宜栽培模式,进行作业动力、保护性耕作、高效植保、有机肥施用、收获等绿色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配置研究,形成现代化的全程机械化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装备体系,提升哈萨克斯坦大豆种植产业水平。项目中方和外方单位在境内境外协同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合作研究,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在大豆育种和栽培技术方面,前期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为本项目品种筛选和实现大豆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方面,近年来取得突出成绩,研究开发的耕种、播种、灌溉、收获等环节关键设备,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部分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项目团队聚集了一批长期从事育种、作物栽培、农业机械、境外农业技术推广、境外农业工程技术服务等知名专家学者,相关理论、技术研究和技术装备示范推广经验丰富。通过本项目建立产、学、研、用全方位的合作模式,有效融合大豆作物生产的农机、农艺高新技术,并创新形成种、管、收、储、运全链条、全产业化的 技术支撑。“一带一路”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外向延伸,对于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与周边国家的命运共同体,至关重要。本项目在“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的大框架下,在重点支持的 13 个领域之一的农业领域开展哈萨克斯坦高产大豆种植技术和配套农机装备的联合开发与应用示范,具有重要的外交和经济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合作方选择为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及中国西邻第一国,承东启西,占据着欧亚大陆连接的重要枢纽位置。在贯穿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哈萨克斯坦担负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段桥头堡的重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正是发端于哈萨克斯坦,2013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访哈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倡议。随后哈萨克斯坦成为最早同中国签署有关“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接文件的国家,2015 年 8 月哈萨克斯坦致力于建设"集铁路、公路和海上为一体的多模式高速欧亚走廊"的"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与"一带一路"项目正式开始合作。2017 年 5 月“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后,习近平主席首个出访目的地即为哈萨克斯坦,重回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倡之地,主要是着眼中哈双边友好,致力欧亚区域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之行、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务实之旅。因此,无论是从速度、规模和成效来讲,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都发挥了标杆作用,进一步的深入合作必定对欧亚地区产生巨大的经济及地缘政治影响。 本项目的研发领域为重点支持的 13 个领域之一的农业领域,不仅是目前我国科技研发的重要领域,更是哈萨克斯坦的重点发展领域。作为中亚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哈萨克斯坦粮食出口量居世界第六位,其巨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潜力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而境外农业开发作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国家外交,掌握政治主动权;统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赢取农业资源全球化配置话语权;全过程、整链条整合境内外各类资源,充分发挥我国农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打造“中国农业”世界品牌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本项目中特色种植农作物—高产大豆的种植技术和配套农机装备的联合开发与应用示范更是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油料物资和饲料来源,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大豆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下降,而国内大豆消费量却不断攀升,导致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从而导致我国大豆产业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同时,外资对于我国大豆生产、贸易、价格和深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高度控制,也对我国大豆的产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并由此威胁相关联的食品安全甚至整个粮食产业安全。因此, 本项目的开展是延伸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深度和广度的重大新举措,预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实施,将构建统筹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境外大豆生产与科技创新国际化模式,因地制宜创新集成适宜哈萨克斯坦的“高产、高效、全过程、整链条、机械化”的大豆规模化生产系统解决方案和成套技术,提高哈萨克斯坦国大豆种植和产业水平的同时,可将境外生产示范基地作为国内企业的海外农业开发孵化器进行示范,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及粮食应对全球经济风险的能力;通过创新合作机制,支撑国家 “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可为发挥创新引领、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做出更大的政治外交影响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