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008年以垦垦07-327为母本,以龙粳2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年进行产量鉴定,2016~2017年参加黑龙江垦区第三积温带下限区域试验,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水稻种植面积近400万hm2,为我国口粮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黑龙江省优质积温带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1%,第二积温带占32.8%,第三积温带占35.1%,第四积温带占16.7%,第五积温带占6.3%。黑龙江省独特的生态资源与气候特点,形成了4个主要水稻优势产业带:松嫩平原稻作区、中部平原及牡丹江流域稻区、三江平原稻区、大小兴安岭山区。其中,中部平原及牡丹江流域稻区、三江平原稻区的水稻产业优势相对较强。近5年水稻育种工作中,育成的水稻品种在加工品质、产量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香型水稻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开展优质、多抗、香型水稻品种的选育,已成为优质水稻育种的一个新的方向。垦稻90具有早熟、丰产、优质、抗病、耐冷等优良特性。是适应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垦区种植的优良品种。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初审。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250℃区域种植。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14.3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0增产3.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47.9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粳20增产5.6%。每亩平均产量550公斤,增产比5%计算种植户每亩可增产27.5公斤。如每年推广20万亩种植户可增收550万公斤,按每公斤2.6元计算,种植户可增收1430万。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