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垦稻1918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14年以龙粳39母本,通粘1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方法育成。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糯稻是传统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非口粮品种,不在托市收购的范围内,价格由市场来决定,隔几年经历一个涨跌轮回。糯稻加工的需求量大,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糯稻产量大于需求大,糯稻的价格会下降。糯稻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500℃左右。该品种主茎12片叶,株高86.6厘米左右,穗长17.1厘米左右,圆粒型,每穗粒数126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出糙率81.7%~81.9%,整精米率65.0%~68.8%,直链淀粉含量(干基) 0.0%,胶稠度100毫米,粗蛋白(干基)7.57%~8.78%,达到国家《优质稻谷》糯稻标准。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1~5级,穗颈瘟3~5级。三年耐冷性鉴定结果:处理空壳率13.1%~27.6%。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推广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500℃区域种植。2019~2020年参加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糯稻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13.1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糯3号平均增产6.4%;2021年参加省第二积温带早熟糯稻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24.5公斤,较对照品种龙糯3号增产7.5%。年推广100万亩,种植户可增收稻谷4125万公斤,每公斤按2022年春季市场价格2.6元/公斤计算,种植户可增收1.07亿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