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6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46161905
  • 单位名称或姓名:伦志安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课题针对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恶苗病、立枯病发病率高,防治困难,单一技术货单一药剂难以解决,且用药次数多,用药量大。恶苗病属种传病害,本研究通过筛选种子处理新药剂,在对恶苗病和立枯病达到防效的前提下,减少要用次数和用药量。本课题主要进行以下研究与示范内容:(1)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防治种子处理新药剂筛选。(2)水稻恶苗病、立枯病防治种子处理配套技术研究。(3)通过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建立恶苗病、立枯病防治技术体系,确定技术标准,形成技术规范。(4)集成种子处理技术成果进行示范推广,建立病害防治示范基点。(5)在推广和示范的同时,培训农业及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推广新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水平,使技术及时走进农民家。 1、寒地水稻田应用种衣剂包防治水稻苗床病害,对水稻安全。 2、单独应用种衣剂润苗、劲护·宝、全程、苗万金、米欢等包衣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不理想。 3、寒地水稻田应用种衣剂包衣后对水稻恶苗病防治效果95%以上,防效好。 4、提出水稻种子处理技术一项,即寒地水稻田苗床病害防治配套技术,水稻种子包衣后应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垦粳·益3000倍液浸种对水稻安全,对恶苗病防效99%以上,对立枯病防效95%以上。 5、应用寒地水稻田苗床病害防治配套技术在提高病害防效的同时,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减少农药商品用量32.4—66.2%,减少农药有效用量54.8—90.1%,减少农药施用1-2次。 6、寒地水稻田苗床病害防治配套技术累计示范370万亩,水稻增产,总经济效益15151.5万元。 7、累计培训农技人员17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次。 2019年9月,在哈尔滨和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组织召开“寒地水稻恶苗病防治配套技术”现场观摩会,国内与会专家到场观摩,并做出较高评价。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