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结构承载性能检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1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6602930
  • 单位名称或姓名:何金存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 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来源为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年立项,2016年完成验收。 ② 研究目的与意义 以工程木质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足尺试件测试技术和评价方法;研制开发工程木质复合材料足尺检测设备;对木结构用6个种类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承载性能进行检测与评价,建立国产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承载性能基础数据及相关应用技术参数。 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发展势头迅猛,相关木结构材料生产企业飞速发展,行业市场前景广阔,但生产产品相对应的检测技术和设备还停留在普通木质材料阶段,缺乏大尺寸足尺检测设备及相关检测基础数据。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在黑龙江省木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建成了工程木质复合材料足尺承载性能检测和评价平台,可以为相关行业科研院所提供资源共享平台,为木结构设计、生产和建造企业提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技术调整和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服务,同时还为国内企业工业化生产提供质量技术要求。 ③ 主要论点与论据 通过项目开展对国内外木结构建筑标准规范和工程木质复合材料足尺检测评价技术研究和分析,使项目涉及的工程木质复合材料足尺检测、评价技术体系、相关标准与国内木结构建筑行业现行的GB 50005《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20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GB/T 50329《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等标准在内容上相一致、相衔接。在借鉴先进国家技术标准方法时,很好的解决了与我国工程木质复合材料工业化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问题;更考虑到我国木结构技术兼有北美体系和日本体系的实际情况,避免了同一个标准内或多个标准之间的"标准体系冲突问题"。 依据工程木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较高,测试试件采用足尺规格尺寸,且规格尺寸大的特点,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了12米检测跨距的30吨承载力电子万能试验机和4米卡具间距的45吨承载力木材拉伸试验机各一台,以及数台套附属检测装置。解决了工程木质复合材料足尺检测和评价装置国产化问题。 通过对6个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性能的测试和评价,与国内已颁布实施《金属材料手册》一样,首次提出数种国产化(中国标准、自主研发检测设备、国产工业化产品)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数据,为木结构设计和建造企业提供技术参数,同时为国内企业工业化生产提供质量技术要求。 在国内首次探索和研究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和评价技术。升级改造了适用于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试验的机械应力分等机。 ④ 创见与创新 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的足尺检测技术研究和无损检测及评价技术研究。研发了足尺检测相关的大型设备(12米检测跨距的30吨承载力电子万能试验机和4米卡具间距的45吨承载力木材拉伸试验机),改造了可用于无损检测的机械应力分等机。 ⑤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中,通过六种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的生产工艺优化过程,使生产企业对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有了充分了解和掌握,解决了企业生产中存在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问题,为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的国产化提供了产品保证。 项目实施中,编制的10项产品和技术国家(行业)标准,初步建立起我国的工程木质复合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性能评价体系;特别是大型检测装备的国产化,为工程木质复合材料检测和评价提供了技术性能评价标准和检测装备。 项目实施中,通过六种工程木质复合材料的足尺承载性能测试和评价,得出了六种工程木质复合材料不同规格尺寸、不树种和不同型号的25个承载性能特征值,为我国国产工程木质复合材料设计和应用的国产化提供了较全面和准确的科学数据,可以进一步降低我国木结构建筑的材料成本。 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可促进我国木结构建筑材料国产化进程,与进口同类产品相比,平均可降低材料成本15%。同时可提升我国人造板行业技术和促进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人造板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年产20000 m?单板类人造板企业为例,年产量50%为工程木质复合材料,可新增产值1200万元,增加效益500万元;以年产5000 m?结构集成材企业为例,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效益500万元以上。 ⑥ 历年获奖情况 暂无。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