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断奶犊牛瘤胃细菌16S rDNA文库的构建及多样性分析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4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26116745
  • 单位名称或姓名:尤海洋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该项目为2012年黑龙江省科技厅下达的自拟课题项目。承担单位: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起止年限:2013年3月-2013年12月。多年来,学者们已经认识到除了认知动物自身的基因组外,还要了解与动物生存紧密相连的微生物基因组,特别是了解在宿主体内的持久存在的微生物,才能更好的解释一些科学问题。一般认为对微生物和宿主来说都存在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能使双方在寄生或共生的情况下,获得双赢的效果,这符合物种进化策略。通过不断的进化,反刍动物无疑是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互相影响、共同受益的典范。反刍动物可以通过微生物作用利用各种粗饲料资源。了解与利用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资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犊牛期是奶牛培育的特殊时期,然而,我们对犊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的了解还很有限。对瘤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准确了解,是研究瘤胃微生物生态及其与宿主健康关系的起点。以此为基础,才可以更好的优化瘤胃发酵系统,以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和反刍动物生产潜力。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该项目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健康出生体重差异不显著的8头奶公犊牛,饲养2个月后,瘤胃穿刺取瘤胃液,采取RFLP(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用特异性引物对瘤胃液中混合微生物群体DNA提取物进行PCR扩增,使用TA克隆方法构建细菌16S rDNA文库,挑选阳性克隆测定细菌16S rDNA部分序列,获得断奶犊牛瘤胃环境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细菌多样性信息。结果表明,构建的断奶犊牛瘤胃16S rDNA基因文库中大部分序列位于低G+C含量细菌门,后壁菌门和CFB门,其中有87.8%与已培养菌的相似性≥97%,但有12.2%的序列为瘤胃未分离培养、鉴定菌。除Pseudobutyrivibrio ruminis, Ruminococcus bromii,Selenomonas sputigena等常见菌外,另有一些细菌较为少见,如Hydrogenoanaerobacterium saccharovorans, Mahella australiensis, Alistipes shahii等。④创见与创新 该项目采用RFLP技术研究断奶犊牛瘤胃细菌多样性,构建了断奶犊牛瘤胃16S rDNA基因文库。测得大量DNA序列并进行分析,明确了断奶犊牛瘤胃中的优势菌群及一些国内尚无相关报道的菌群。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现在犊牛饲养多采取在饲粮中添加抗生素的措施来提高犊牛存活率,减少疾病发生。然而,饲料中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如:影响动物健康或引起环境污染等。益生菌制剂具有直接补入外源性有益菌,调节动物自身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如能通过研究筛选出有益菌,进行复合菌制剂的生产,将会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其他月龄的犊牛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进行对比筛选,并对差异细菌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分析。⑥历年获奖情况主持“奶公牛生产优质牛肉的研究”2012年获省畜牧科技三等奖;参与 “黑龙江省奶公犊牛育肥技术的应用推广”2013年获省牧业丰收一等奖;“犊牛胴体分割技术推广应用”2014年或省畜牧业丰收奖二等奖;“大豆胞囊线虫(SCN)抗源材料的筛选及利用”2011年获齐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土鸡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2013年获省畜牧科技二等奖。2013年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自动报警全混合日粮配送车”。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