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为2013年哈尔滨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一、欧美酸黄瓜品种是一类起源于欧洲的特殊的黄瓜生态类型。目前国内应用于生产的这一类型的品种主要依靠进口。国外蔬菜种子公司销售的这一类型的品种,种子售价高达,加之种子原产地与本地的气候存在差异,造成了进口品种的适应性较差。本地区露地生产的加工黄瓜品种多为农家品种,达不到出口要求,销售主要针对国内市场。这些因素成为限制酸黄瓜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本地区发展加工型黄瓜新品种产业具有重大优势。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黄瓜育种课题组引进荷兰和俄罗斯优秀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经过10年系统的育种工作终于在2012年成功选育出加工黄瓜新品种“哈研5号”。该品种于2013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哈研5号”是加工型黄瓜一代杂交种。植株生长势中等,熟期早,纯雌性品种,连续座瓜能力强,该品种抗病性、丰产性较好、适合保护地栽培。
二、本项目创新点:1、适合本地区生产的纯雌型酸黄瓜品种。2.加工型黄瓜耐低温生态育种体系。3、加工黄瓜矮化栽培技术。4、加工机械化播种与采收研究。5、加工型黄瓜可持续生产技术研究。6、黄瓜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三、通过承担本项目示范和推广“哈研5号”的产业化取得了成功。承担项目期间在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和南繁基地繁育“哈研5号”种子112公斤,委托繁种基地繁育“哈研5号”种子128公斤。项目实施期间组织农民集中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00余人次。
参加北京种子交易会,广州种子交易会,北京种子交易会宣传推广“哈研5号”。制作了品种包装,宣传单。参加哈尔滨农产品博览会和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宣传厂家酸黄瓜罐头产品。
开展产业化技术体系研究,为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多次到生产基地为农民进行现场指导和实地调研。通过指导农户授粉品种和哈研5号的间作提高了加工黄瓜的总体产量。联合哈尔滨市农科院农机分院科院人员设计和制造了蔬菜播种、施肥、打药、覆膜、起垄联合作业机,经过三年、三代样机的不断改进,实现了农机和农艺相结合,大大提高了黄瓜栽培生产的工作效率。
2014年,参加了美国贝尔港举行的葫芦科大会(Cucurbitaceae 2014 Proceedings),并在会上发表文章并做题为“Different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 Different Cucumber cultivars Inoculated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不同黄瓜品种接种霜霉病菌的差异表达分析)的主旨演讲,黄瓜抗病育种理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执行期间发表论文2篇。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