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对甜瓜叶片黄绿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以及叶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突变体及野生型叶绿体蛋白差异分析,寻找与突变相关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甜瓜突变体与野生型在株高、叶长、蔓长农艺性状有显著的差异,但是单株结实数、单果重、果肉厚度、果纵径以及果横径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叶色突变对突变体甜瓜的主要农艺性状没有改变,因此适于作为形态学标记应用于甜瓜的常规育种中。
2. 甜瓜F2代子叶颜色黄绿比约为1比3,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说明突变是由核单基因控制的隐性突变。
3. 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叶绿体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81差异表达蛋白。其中9个蛋白表达差异较大(包括Actin,RRM,GSAM,CAT,RCA,psaD,磷酸吡哆醛合成蛋白,转氨酶1和醇脱氢酶)。其中GSAM是催化合成叶绿素前体物质ALA的反应酶,因此推测突变体合成ALA的过程发生了变化。GSAM分子量为50KDa,是天冬氨酸转氨酶家族成员,天冬氨酸转氨酶参与各种底物的转氨基或脱羧作用。GSAM在N-端具有辅酶5-磷酸吡哆醛的结合位点,C-端是酶催化位点。并且在甜瓜突变体中5-磷酸吡哆醛合成蛋白差异表达显著,它催化产物5-磷酸吡哆醛是GSAM的辅酶,这进一步证明这一反应过程与突变密切相关。对以上9个蛋白的基因进行qRT-PCR反应。除了RRM 基因在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变化,其他蛋白在转录水平表达都有改变。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发掘了与叶绿素合成相关的关键蛋白表达的变化,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主要的切入点。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