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利用配置的有机质营养土作为生产基质,在充分了解草莓的生长规律的基础上,精准控制草莓生产过程中对温度、湿度、营养成分的要求,以达到草莓冬季二次生产的效果,并确保草莓的质量及产量。
一是确定最佳的营养土配比:黑土65m3:腐熟鸡粪15m3:草炭土3m3,比例为: 22:5:1,并添加25kg钙肥。
二是筛选无需梳果的适应寒地温室的高品质草莓品种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冬季二次生产草莓的技术操作流程。头茬果法兰地(甜查理)在12末陆续开始采收;红颜在1月中旬陆续采摘。
三是参股公司完成销售项目成果收入达10万元。12月底陆续开始采收,到2月底,亩采摘600斤。在3月初至六月初,每斤的采摘采摘约2000斤。后装盆,以盆栽的形式出售了部分草莓苗,出售约500盆。
技术创新:高效栽培技术中的高垄栽培、黑膜覆垄等方法对病虫害防治、保温、保水、营养供应、抑制杂草生长都具有很好效果。采用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即确保水分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可将液体营养物质定向施撒。另外用地步铺垄沟。
生物防治中采用十三吗啉与乙醚酚混用喷施治疗草莓白粉病及采用十三吗啉蒸发的方式进行预防基本可以根治。日常用十三吗啉熏蒸的方式来防治白粉病,主要做法为用1ml十三吗啉兑500ml水,用容量为200ml的 敞口塑料瓶盛满后,放置在垄上,一亩地约放置60个,当瓶中的十三吗啉溶液蒸发后,再重新添置。在开花及膨果期,禁止打药,防治时,以烟熏药为主。
温室中有蜘蛛类虫害(二班叶螨),米白色、体型在0.5毫米左右,结网,治疗效果不好,难以根治。主要危害是在植物叶片结网,能将叶片变黄,导致叶片无法光合作用。目前用市面常用的螺螨脂类药物防治效果不佳。在项目实施前,对温室的的病虫害要进行全面的处理,最大程度的减轻病虫害带来的危害。
在今后的工作,将重点考虑将引进的草莓苗,在黑龙江进行越冬、扩繁,并向原引进地推广,相对来讲,经过我省冬季休眠的草莓苗抗病能力更强。同时开展盆栽草莓的实验,使盆栽草莓进入家庭,起到即观赏又食用的效果。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