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哈尔滨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2013年以自选黄糯玉米自交系N9810-7为母本和自选黄糯玉米自交系700为父本杂交育成哈粘3号。2014年在哈尔滨市农科院试验地进行品种观察,比较试验,2015~2016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17~2018年参加黑龙江省的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黑龙江省的生产试验。在适应区哈粘3号外观黄色,品质优良,果皮薄,粘度高,适口性佳,丰产性较好,熟期较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糯玉米的种植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34万hm2以上,我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10万hm2以上。但鲜食玉米品种众多,很难甄别。因此选育出适口性好,穗长在20厘米左右,穗粗5厘米左右,果穗大小均匀,高产、抗病和抗倒伏性强,适应性广的黄糯玉米品种至关重要。哈粘3号糯玉米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采收期日数为8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050℃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08.7厘米,穗位高84.2厘米,成株可见12片叶。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9.1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6~18行,籽粒糯质型、黄色,百粒重33.4克。2018~2019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87~788克/升, 粗淀粉71.91%~74.49%,粗蛋白9.85%~10.85%,粗脂肪4.76%~5.08%,支链淀粉100%。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感(7)大斑病,丝黑穗病发病率11.4%~22.2%,茎腐病发病率25.6%~54.7%。哈粘3号适合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350℃区域鲜食种植。该品种在适应区5月5日左右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5.3万株。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施肥方法及公顷施肥量:每公顷施基肥15吨,硫酸钾90公斤和硫酸二铵225公斤左右,拔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每公顷225公斤。田间管理:幼苗生长快,及时铲趟管理,注意防虫,青食果穗,适时采收。
它栽培要点:移栽定植,育苗期在4月15日左右,定植期在5月15日左右最佳。注意事项: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腐病防治,必须与其它类型及不同颜色的玉米按要求隔离种植。“哈粘3号”的选育成功是优质糯玉米育种的重要创新,它们的选育、审定、推广应用,以及在生产上的优异表现,为我国寒地优质糯玉米品种的选育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新思路。同时选育积累了一批性状优良的糯玉米后代材料,为后人进行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和技术支持,有力推动我省优质糯玉米育种科学研究的快速良性发展。优质糯玉米品种及其配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采摘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效的解决了我省自主糯玉米品种稀缺、品种质量不统一、品牌叫不响、农民种植管理技术落后等凸显问题。哈尔滨市农科院玉米研究室选育的优质糯玉米品种具有优质农产品的潜在特质,能给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创造丰厚的利润。它们适应范围广泛为改变糯玉米品种结构、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优质糯玉米产业,调整玉米种植产业结构奠定基础。为实现普通玉米种植向具有高附加值的优质糯玉米种植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转化,促进农民降本增收、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为打造我省全国人民“绿色厨房”添砖加瓦,为国家玉米供给侧改革顺利实施保驾护航。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