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课题来源与背景
"生物发酵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是黑龙江省科技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任务书编号:GC13B404。成果应用领域为畜牧业。
2、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饲料中添加促生长药物添加剂是养殖业提高生产性能、预防疾病的常态措施,但长期添加将导致畜禽产品药物残留、耐药及超级细菌产生、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为此,早在1986年瑞典就开始禁止在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2006年欧盟正式禁止在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2015年后,我国也陆续发布了《全国兽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15-2019年)、《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等控药行动规划。这就要求现代畜牧业发展,在优化饲养。精准管理的同时,加快研发可替代抗生素添加剂的安全、无药残的替代产品,减少或杜绝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保障养殖业健康、绿色、持续发展。
中草药是安全绿色的植物药材,黄芪为扶正中药,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应激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在养殖业中已广泛用于畜禽疾病的防治及生产性能的提高。由于中草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多被包裹在不易降解的纤维细胞内,难以被畜禽机体吸收,严重影响了药效的发挥,而采用传统提取工艺,又会大大提高药物成本,不利于现地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发廉价高效的中药制剂是目前加工业的急需技术。
益生菌发酵中药技术是在继承中药传统发酵炮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等新技术应运而生的。与中药传统发酵工艺比较,益生菌发酵中药不仅能够提高有效成分的释放量,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提高药物利用率,增强中药药效,而且还能叠加益生菌的效能,产生双重功效。
本课题就是选用黄芪等中药,应用筛选的产纤维素酶生态菌进行发酵,生产发酵黄芪复方产品,旨在替代用于疾病预防及促进生长的常用抗生素,以减少养殖业用药,保障畜禽产品公共卫生安全,推进畜禽绿色养殖业健康发展。
3、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项目利用产纤维素酶生态菌发酵中药黄芪,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显著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游离量,并产生新的活性成分,同时叠加生物菌的益生功能,提到发药中药促生长、增体质等功效。国外未见同类研究,国内虽有相关研究,但发酵菌种均为乳酸菌等非产酶生态菌,且为液态发酵,不仅中药活性成分释放量低,而且发酵中药产量少,成本高。本成果克服了现有技术弊端,采用产纤维素酶生态菌进行固态发酵,不仅提高了活性成分的释放量,提高了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药物功效。
4、创见与创新;
筛选了产纤维素酶活性高,且能发酵黄芪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种;应用发酵菌种实现了黄芪的固态发酵,且固态发酵基料中黄芪含量高达75%;与常规中药提取方法比较,提高了中药活性成分提取量,节省了成本,减少了污染。成果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2015年3月~2017年10月,开展了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2017年初,在与哈尔滨绿达生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取得饲料添加剂生产批号(黑饲添字(2017)H036008)后,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规模。三年来,累计推广应用蛋鸡12.3万只,肉鸡23.6万只,猪6.1万头,肉牛2万头,羊2万只。依据现地实际应用效果,共创经济效益17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6500万元,实现社会效益近亿元。推广应用证实,项目成果应用效果理想,成果的应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历年获奖情况
在实施本项目的过程中,课题组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企业标准1项,发表核心论文16篇。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