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 课题来源与背景
本项目来源为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青年基金项目,2011年立项,2014年完成验收。
②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通过对玉米秸秆的基础特性及胶合机理进行研究,找到合适的玉米秸秆处理方法,拓宽玉米秸秆的利用途径,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寻找性价比高的胶粘剂,从而降低秸秆人造板的生产成本,使得秸秆人造板在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能够打开并占领市场。
本研究项目可以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为我省玉米秸秆的回收利用找到新出路,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并希望可以通过开发农业剩余物人造板产品开发,为森工人造板生产企业提供新的生产项目,解决森工全面禁止采伐后企业面临的原材料缺口。。
③ 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项目通过探索玉米秸秆的润湿性与胶种之间关系及胶粘剂与玉米秸秆的胶合机理等,确定了玉米秸秆表层砂光去硅质层以及通过碱液处理玉米秸秆皮层等方法来改善玉米秸秆皮层润湿性,同时采用添加异氰酸酯改性脲醛树脂资质异氰酸酯-脲醛树脂复合胶粘剂。选取成板密度、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施胶量等作为试验因子,确定制备玉米秸秆皮层刨花板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50℃,热压时间5min,成板密度0.7g/cm?,施胶量12%。
④ 创见与创新
玉米秸秆润湿性研究:润湿性指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转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固体的润湿性用接触角表示,当液滴滴在固体表面时,润湿性不同可出现不同形状。本项目通过将润湿性这个概念引入到玉米秸秆表面性能研究方面,通过使用光学接触角测定仪对不同胶粘剂与秸秆表面接触角大小判定玉米秸秆同胶粘剂润湿性好坏,从而以此为标准对玉米秸秆和胶粘剂进行改性处理,选取较佳的改性处理方法。
⑤ 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经济效益:目前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主要集中在麦稻秸秆的研究上,使用的胶粘剂也是昂贵的异氰酸酯胶粘剂,造成了农作物秸秆人造板成本的升高,为其拓展人造板市场制造了较大的障碍。通过本研究寻找同玉米秸秆胶合性能好,价格低廉的胶粘剂,同时可拓宽玉米秸秆的利用途径。制造性价比高的玉米秸秆人造板,既可以利用农业剩余物,又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能节约木材,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使用农作物秸秆来生产板材能够提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而缓解木材的供需矛盾。充分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人造板对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玉米秸秆进行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以建立产业化示范生产线为最终目标,可以为产品更广泛地推广应用到各个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如果建立秸秆高效利用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将有力地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建立生产线可以吸纳社会闲散人员就业,招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就业率的提升也能做出贡献,在满足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创造重要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利用农业剩余物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节约木材,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贡献。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拓宽玉米秸秆的利用途径作出贡献,利用目前我省现有农作物秸秆资源玉米秸秆制造人造板,原料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固碳、可再生性。在我省森工现有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生产具有环保、低碳、高附加值的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是符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六方面内容中有关提高能效节约能源、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的政策,而农作物秸秆人造板产品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吸收和固碳作用,具有其它工业产品所没有的优势。本项目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利益,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针对目前我省农村对玉米秸秆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其被就地焚烧浪费资源又污染大气,还可避免因随处堆放从而构成火灾隐患。
⑥ 历年获奖情况
暂无。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