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桔梗总皂苷对PM2.5致肺损伤后AT-II修复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5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51920927
  • 单位名称或姓名: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PM2.5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资料表明,PM2.5与人类呼吸道疾病、肺癌和慢性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由于PM2.5粒径小,可随气流进入呼吸道深部,沉积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其中的超细颗粒物甚至可通过肺泡进入体循环,PM2.5一旦进入呼吸道内对人类健康的损伤仅靠机体自身难以修复。因此,具有“保护肺功能,修复PM2.5导致肺损伤”的药物研发将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PM2.5致肺损伤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SP-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下降,而SP-A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 II cell,AT-II)合成和分泌,提示AT-II受损。课题组在桔梗总皂苷对PM2.5导致肺损伤修复的病理结果中发现,与模型组相比桔梗总皂苷能明显减轻PM2.5引起的肺纤维增生,降低肺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肺上皮细胞脱落,保护肺泡结构完整和紧密排列。但桔梗总皂苷对AT-II的修复作用是通过何种方式实现,该方面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前,国内外学者多注重PM2.5对人类健康危害的研究,如对呼吸系统的炎性损伤、氧化损伤和致癌毒性等。而较少有人研究中药或天然药物预防、治疗其引起的疾病以及对肺损伤的修复机制。 桔梗作为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应用历史悠久。总皂苷是桔梗的主要活性组分之一,其他尚含有多糖,黄酮、甾体、酚酸等类型的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桔梗具有抗炎镇痛、祛痰镇咳、抗肿瘤、免疫调节、抗RSV(呼吸道合细胞病毒)活性等药理作用,但还未有人研究和证实桔梗总皂苷(PGS)对PM2.5致肺损伤的修复作用。 AT-II是肺泡上皮的干细胞,是合成和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相关蛋白的主要细胞,同时还具有增殖分化、肺水运转、参与固有免疫等多种功能。AT-II损伤后,一方面可诱导上皮通透性增加,降低SP-A的合成和分泌,导致肺气肿以及肺泡结构的破坏,另一方面,可诱发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不适当地产生,导致肺泡结构的重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是机体内产生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肺细胞在外源性物质刺激下,可以释放上述炎性因子,介导炎症反应。IL-10和IL-13作为抗炎细胞因子,分别抑制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在正常发育过程和形态发生的各种序贯事件中,上皮细胞经历了一个被称为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过程。其特征是失去上皮属性,获得间质特征,是器官发育、损伤修复、组织器官纤维化、肿瘤发生及转移的重要步骤。这个过程解释了发育过程中的分化差异,而且它与间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 to epithelial transition,MET)过程互为补充。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多肽类细胞因子,其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还参与血管生成、损伤修复纤维化和肿瘤的发生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TGF-β在AT-II发生EMT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PGS通过调节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减轻PM2.5引起的大鼠肺部炎性损伤。同时,PGS够降低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的表达,阻止AT-II发生EMT,从而抑制肺纤维化进程,并促进AT-II合成和分泌SP-A,提高肺组织中SP-A的表达,对受损的AT-II及毛细血管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本项目PGS对PM2.5导致肺损伤修复的机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对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将基础研究服务于实际应用,开发以桔梗总皂苷为主的,具有预防PM2.5,保护和修复肺组织的新产品。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