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慢性肾衰竭(简称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而引起的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病进展虽缓慢,但病程是不可逆的,直至发展到尿毒症。
据国际肾病学会统计,每百万人口中,每年就约有98-198人发生CRF,我国1999年全国统计资料显示CRF的患病率为33.16/百万人,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糖尿病、高血压发病率的提高,CRF的发病率还会逐年上升,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CRF基本的病理变化是肾单位遭到破坏,健存肾单位持续减少,肾脏生理功能丧失,血流只能通过残存的肾单位,使肾内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毛细血管高压可能是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关键,其他因素包括血液凝固的激活、肾小球内血栓形成和肾小球肥大等,任何原因的节段肾小球损害,由于在持续开放的毛细血管中血流重新分布,肾内血流动力学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以肾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峰值流速Vd,阻力指数RI的血流参数变化较大。长期以来临床以血、尿生化测定为主来判断肾功能情况,随着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发展及广泛应用,CRF的诊断也更为直观、完善、快速。多普勒超声检测方便、无创伤,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用它测量的肾动脉阻力指数、血流速度及经过计算得到的每搏量所反映的肾各级动脉血液动力学情况,现已有报道与血肌酐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血流灌注及有关血液动力学改变,可作为衡量标准。正常情况下,肾脏血流供应丰富,约有相当于心输出量1/5~1/4的血液流经肾脏,血管床阻力小,这就保证了肾动脉收缩期高速血流和舒张期的连续灌注,即所谓“高速低阻”(血流速度快,阻力指数RI小,每搏输出量大);一旦肾功能受损,由于肾小血管壁增厚,肾动脉逐渐变细、坏死,肾小球破坏、纤维化,肾血管的阻力越来越大,灌注量则越来越少,表现为肾动脉血流速度逐渐减慢,阻力指数RI逐渐增高,每搏输出量逐渐减少。所以在CRF患者中,呈高阻力,低流速,低灌注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彩色多普勒对肾脏血流参数的测定可定量反映肾脏的血流灌注状态和血流阻力指数。
苏黄泻浊丸是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根据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原则,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以清热解毒、祛湿泻浊为治疗法则的有效中药丸剂,本项课题的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苏黄泻浊丸治疗前后患者的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为苏黄泻浊丸防治本病提供临床客观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判断CRF肾功能改善的有效手段,且目前慢性肾衰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人群数量较多,对其进一步的研究,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必将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