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有研究表明AD的病变物质基础与人体某些神经递质等相关物质的改变或失衡密切相关,如纹状体多巴胺(DA) 水平同前额叶和颞叶的葡萄糖代谢关系密切。而某些神经递质在人体内的变化及分布特点与AD 的确切关系仍知之甚少。目前对AD 神经生化方面的研究较多,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活体研究脑内神经递质受到很大限制,人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对AD患者脑脊液、血液、尿液的研究,由于脑脊液和血液的检查是有创的,尿液检查要留取24h标本,较麻烦,所用检测试剂又相对昂贵;也有利用PET对神经递质功能显像研究,而PET检查有放射性,且价格昂贵,均不能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因此,需要一种无创、经济、方便的脑内神经递质的检测方法。
脑电超慢涨落图(Encephal of Lutuograph Technology,ET)由我国首创的无创检验脑功能的世界领先技术,它的原理最早是由我国梅磊教授提出,通过脑电载波涨落信息, 反映脑内神经递质含量。据报道,脑电信号中的超慢频率中隐藏着与神经化学物质振荡相一致的信息, 这些信息能够充分反应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脑ET首先应用于宇航员的脑功能检测,经多年的研究,已经超越传统脑波研究范畴,在完全自然和绝对无创伤的条件下,对脑波超慢涨落过程进行扫描,通过多导联、长时程、宽频带及多重频谱分析,从中获得隐含在脑电中的频率特征在1~255 mHz 范围内的信号成分,称之为S 谱,从而展示脑内神经化学递质振荡反应,获得有关脑内神经化学递质活动的信号。
该技术的特点是: 在一次检测中可以同时获得γ-氨基丁酸( GABA) 、谷氨酸( GA) 、5-羟色胺( 5-HT) 、乙酰胆碱( Ach) 、去甲肾上腺素(NE) 、多巴胺( DA) 等多种神经化学递质在不同脑区的分布情况,由此反映脑功能状态。随着技术的发展,脑涨落图技术已由原来单谱系算法进展为现在的多谱系推导递质参数算法,能反映递质之间的拮抗性,并能对大脑的缺血缺氧、疲劳状况、兴奋抑制状态、左右脑对称等脑功能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目前,应用此技术对AD的脑功能和神经递质进行全面研究的报道较少。
本研究在AD流行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选择AD和非AD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ncephal of Lutuograph Technology,ET)这一先进的、无创的脑功能分析技术 进行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检测,探讨AD患者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特点及意义。本研究提示:老年性痴呆(AD)患者脑功率的逆转率高于对照组;老年性痴呆(AD)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存在GABA、Glu、Ach降低的变化。脑电超慢涨落图(ET)可检测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水平,为老年性痴呆(AD)的诊断提供参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性痴呆(AD)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而目前AD患病的神经生化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并且缺乏AD患者脑功能状态的全面研究,通过本项目可以了解AD患者脑功能状态和神经递质的变化和分布特点,以及其对AD患病的影响,探讨AD的神经生化基础,从而为AD的发病机制研究、早期诊断、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鼓励和开展老年性痴呆的科学研究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老年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本课题采用脑ET这一新技术进行脑功能和神经递质的评估,可以一次检测多种神经递质,并能对大脑的缺血缺氧、疲劳状况、兴奋抑制状态和左右脑对称等脑功能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具有安全、简单、结果可靠、经济等特点,有利于在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领域应用和开展。
本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技术指标和研究成果,可以为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老年性痴呆的有效防控、降低该疾病所致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具有积极意义。应该在进一步研究中扩大研究的样本量,为应用方面提供更充足的理论依据。
目前发表了与本研究相关的科研论文2篇:
1.《老年性痴呆患者脑功能和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的脑电超慢波涨落图分析》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4月第10期
2.《老年性痴呆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特点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齐齐哈尔医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