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规划及环境优化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4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6281155
  • 单位名称或姓名:金虹
  • 产业领域: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来源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规划及环境优化技术(2013BAJ12B02)。 严寒地区覆盖了我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冬季严寒漫长,日照时间短、降雪量大,严酷的气候条件给严寒地区人居环境及居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村镇建设受地域气候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生活观念等因素影响较大,在村镇用地布局、功能结构、空间环境、污染物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发展由"量"向"质"的提升,进一步改善严寒地区村镇居民生存环境质量,增强严寒地区村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人居环境宜居性,促进严寒地区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已经成为严寒地区村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针对严寒地区村镇特有的气候特点、地域特征、资源构成、经济技术条件等基本情况,从规划、景观、物理环境及污染防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技术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1. 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 (1)在绿色村镇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规划关键技术方面,提出绿色村镇总体用地布局优化关键技术;提出适应严寒地区气候特征、生态环境、经济技术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村镇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用地配置指标、规模、布局模式以及不同设施间的整合技术;研发村镇建设用地中工业和农业生产设施用地的合理指标和布局技术;提出村镇建设用地中涉及冬季生活、果菜等物品储藏、农机存放、牲畜舍等特殊功能的设置形式和空间要求,确定相应的用地指标。 (2)在绿色村镇气候适应性空间配置与布局优化关键技术方面,提出村镇不同类型公共开放空间配置指标、规模以及布局优化技术;研发绿色村镇生态经济型居住庭院空间节地布局优化、微气候环境改善、循环生态系统建设等关键技术;提出生态环境容量控制下旅游开发的绿色标准以及季节性旅游特色空间环境闲时功能转换模式和适应季节特点的旅游特色空间环境规划技术。 (3)在绿色村镇防护冬季气候与应对冬季灾害的设施优化关键技术方面,提出防护冬季气候的专项公共设施优化技术指南;研发村镇冬季灾害风险源识别、风险分析和影响评价技术;提出冬季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避灾疏散设施空间规划及集约利用优化技术。 (4)在绿色村镇气候适应性规划实施评价关键技术方面,建立村镇气候适应性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62个评价指标。 2. 严寒地区绿色村镇生态适宜性景观设计技术 (1)在绿色村镇景观风貌设计技术方面,建立了寒地村镇景观及旅游环境资料库;提出包括十个子系统的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景观系统框架;提出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景观设计导则。 (2)在村镇耐寒植被绿化品种筛选和配置利用技术方面,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村镇耐寒绿化植物的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宜严寒地区村镇的植物种类;构建了观赏乔木+果树+农作物、果树+观花灌木+蔬菜等10种植物配置模式。 (3)在绿色村镇景观设施配置技术方面,提出具有严寒地区特色的铺地工程、水景工程、景墙工程、围栏栏杆工程、坐凳工程、树池工程、花池工程7种类型的景观设施配置技术。 (4)在绿色村镇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区环境优化关键技术方面,建立绿色村镇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和旅游环境评价体系;提出严寒地区绿色村镇旅游季节适应性设计策略。 3. 严寒地区绿色村镇物理环境优化技术 (1)在绿色村镇微气候调节关键技术方面,提出适用于东北严寒地区的微气候评价等级标准;提出基于住区风环境改善的村镇整体布局与绿化配置模式的村镇风环境调节技术及院落风环境调节技术。 (2)在绿色村镇声环境营造关键技术方面,提出村镇整体噪声控制技术和院落噪声控制技术;从视听协调设计、保护民俗声景、营造和利用动物声、水声、风声、雨雪声等自然声、增强活动声体验等多方面提出村镇声景设计方法。 (3)在绿色村镇物理环境综合性能优化技术方面,基于正交试验法构建包含13个影响因子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平均风速和连续等效声压级为评价指标,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使村镇住区物理环境最优化的设计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优化设计策略。 4. 严寒地区绿色村镇住区环境污染防控技术 (1)在绿色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关键技术方面,提出基于严寒地区气候特点及农村生活习惯的生活垃圾阶梯分类及有机生活垃圾分散收集-集中存储-集中处理模式;研发了低温生活垃圾的双轴错位通风好氧堆肥处理装置;制备了一种用于低温生活垃圾堆肥快速启动的低温高效降解功能复合菌剂;研发了适合严寒地区的生活垃圾堆肥外源菌剂分段投加方式。 (2)在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关键技术方面。提出适宜于严寒地区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处理模式;研发了具有有机物去除、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研发了一种新的处理技术方法-复合式凹凸棒土-稳定塘工艺。 以上系列技术成果应用于严寒地区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以及村镇住区建设综合示范工程。经检测,各项示范工程均获得良好效果。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