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地下空间声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3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186417827
  • 单位名称或姓名:陈毅恒
  • 产业领域: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本项目来源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保障技术研究——子课题8:城市地下空间噪音控制技术研究”。 我国的城市化加速发展使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同步加快发展成为必然。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对于解决交通拥堵、扩大城市空间、提高城市集约化程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当地下空间发生火灾等灾害时,烟尘等会严重干扰视觉信息如灯光及指示牌,因而听觉信息即基于广播系统的声学导向疏散设计,对避免生命财产损失至关重要,例如伦敦火车站1987年即由于公共广播系统清晰度差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是经典声学理论不适用于大量存在的与地下长空间声学设计,与地下长空间声学理论具有本质不同,且我国地下空间建设量和投资量十分巨大,因此地下长空间声学设计问题对于地下空间疏散设计、保障生命财产十分关键。 本技术成果包括以下内容: 1.长空间声传播及声场特性 (1)本研究建立了长空间中单声源及多声源的基本声学理论模型及相应的计算机模型,并系统揭示了长空间中的特殊声学现象以及与经典建筑声学理论的不同。 (2)本研究建立了几何反射界面长空间声场理论模型并阐明了其声学现象。 (3)本研究建立了漫反射界面长空间声场理论模型并阐明了其声学现象。 2.地下空间噪声控制技术 以地下空间声传播理论为基础,降低噪声级为主要目标,本研究提出了系统的地下空间噪声控制技术。基于不同的建筑功能、空间类型、建筑材料及设备等四方面,并考虑主观需求及安全疏散等,发展了适用于地铁站和地下商场等空间类型的噪声控制及设备噪声控制技术。应用该技术可有效降低地下空间整体噪声级,控制沿长度方向的声衰减,改善地下空间声环境质量,提高舒适度。 3.地下空间声景评价及模型预测技术 针对地下空间声环境特征,本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声景设计评价及声景模型预测技术: (1)声景评价。采用问卷设计、实地调查、现场测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地下空间声景进行了分析,从声音、使用者、空间及物理环境四方面分析了主观响度和声舒适度主观评价及影响因素,为地下空间声景设计与声环境舒适性提供了技术保障。 (2)声景预测模型。以地下空间声景评价为基础,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观响度和声舒适度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按照空间类型、使用者类型等分别构建,技术可操作性强,对地下空间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具有实际意义。 4.基于疏散设计的地下空间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技术 本项目针对地下空间的疏散设计,考虑建筑功能、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声源系统、声场条件等,对地下空间公共广播系统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 (1)公共广播系统语言清晰度(STI)模拟分析。通过对公共广播系统语言清晰度影响因子的分析,针对地下空间的不同建筑尺度、布局形式、吸声条件、声源系统等方面,确定了对广播系统语言清晰度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和评价指标。 (2)公共广播系统语言清晰度的整体系统设计技术。通过对公共广播系统语言清晰度的模拟研究,结合声场条件和声源系统,提出了提高公共广播系统清晰度的整体设计方法及设计技术,包括地下空间布局优化形式、扬声器系统的参数和合理间距范围、扬声器指向性角度等,为地下空间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提供了系统的依据。 本项目的成果包括《Acoustics of long spaces: theory and design guidance》等著作及系列论文,《地下建筑空间声环境控制标准》, “一种肋形声学扩散体及包括该肋形声学扩散体的扩散系统” 等专利,均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本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和广泛的适用价值,面对我国大量的地下空间建设,具有良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