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应用于车辆动态无线供电的三相式磁耦合机构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5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5938188407
  • 单位名称或姓名:宋贝贝
  • 产业领域:汽车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电动汽车由于其自身零排放、无污染的特点,成为全世界公认能够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和改善能源短缺的手段。然而,车载电池能量密度低,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动汽车发展与推广。电动汽车动态无线供电技术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技术可以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传输能量,实现电动汽车的不停车充电,从根本上解决了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与传统插电充电方式相比,无线充电过程中没有电气连接,避免了驾驶员与高压充电插头接触,提高安全性,同时充电全程不会受雨雪天气等外部环境的影响。本成果提出了一种高功率密度、高输出稳定性、强侧移能力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磁耦合机构。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战略领域之一,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手。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增长趋势。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合计228.4万辆,同比增长4.5%。2020年1-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50万辆,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反而实现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也保持持续增长,由2019年2.5%增长至2020年1-8月的3.3%。在我国,2018年和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均超过120万辆,市场占有率也已接近5%。我国近期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约为550万辆左右;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当前,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由电源端传递至用电设备的一种传输模式。这种传输技术是当今国内外一项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技术,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也将其列入十项引领未来科学技术。 动态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线圈需要埋设在道路地面以下,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减小施工难度,发射导轨不宜过宽。除此以外,在车辆移动的过程中,发射、接收线圈间需要保持稳定的耦合,来减小输出功率的波动,提高充电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输出恒定的三相窄导轨耦合机构。利用三相发射线圈产生的行波磁场,使输出功率与汽车位置解耦,实现了输出恒定,解决了如I型、S型、N型等单相磁极交错型结构中输出功率脉动大的问题。同时利用I型结构的导轨磁芯,使发射导轨宽度仅为10cm,改进了传统三相曲折型结构中发射导轨过宽的不足。电路控制上,该耦合机构仅需三相电压源供电,逆变源拓扑简单、控制难度低,可靠性更高。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智能家居、医疗设备、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快速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部分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产品化与产业化,市场份额可达万亿级,市场潜力巨大。技术成熟度已达到8级产品级,目前已完成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产品样机,并实现了高效率下的高功率能量 传输。应用前景及市场规模层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智能家居、医疗设备、交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快速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的部分技术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产品化与产业化,市场份额可达万亿级,市场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是无线充电应用的一广阔市场,根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巨大规模,无线充电市场潜力巨大。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