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马铃薯淀粉工业副产物资源化生物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31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804501685
  • 单位名称或姓名:杨谦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该项目主要利用马铃薯淀粉产业链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薯渣和汁水为原料生产菌体蛋白饲料,中低浓度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即可产生经济效益较好的菌体蛋白饲料,又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可为公司长期发展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菌体蛋白属于新型功能性营养健康蛋白可代替鱼粉用于饲料行业,被社会所接受。利用其现有成熟、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产品销售市场广阔。为了有效解决淀粉生产企业在生产淀粉过程中产生大量淀粉废渣和汁水而造成环境污染的实际问题,同时满足当今世界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蛋白质饲料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针对淀粉废渣的成份和理化特性,在省内广泛采集和筛选了微生物菌种,对其中优秀的菌种菌株进行了生物工程改造,完成了淀粉废渣转化生产细胞蛋白饲料生物技术的研制,以及利用该菌剂通过中试,完成了一套生产蛋白饲料较为成熟的技术工艺路线。该细胞蛋白饲料是利用薯渣和汁水经酵母菌等微生物深层液体发酵,多个菌种发酵转化得到的产品。该项目是国内外首家利用生物技术对淀粉废渣和汁水进行处理的高科技项目,已经通过技术鉴定,获得科技发明奖,获得多项专利,被列入国家环保部高新技术推广名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薯渣和汁水”处理的难题,填补了利用薯渣生物发酵生产蛋白饲料技术的空白。薯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胶物质,都是微生物可以利用的糖类聚合物,可作为微生物生长的碳源;同时汁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可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氮源物质。本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微生物菌群液体发酵处理薯渣和汁水,将游离的氨基酸、蛋白质等转化为细胞内蛋白(即单细胞蛋白)生产蛋白饲料,同时降低发酵后的终产物COD。微生物菌群包括具有很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果胶降解能力和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产生的物质对动、植物无毒害作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将薯渣和汁水与特制的微生物菌群按照最佳配比混合,辅以在设置大型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发酵罐)内营造微生物菌群活跃环境,充分搅拌发酵后,将半固体成品原料与废水予以分离,半固体成品原料输送至脱水、干燥工序。该过程中,微生物菌剂活菌数可达到109个/g以上,发酵周期为3天,产品为单细胞蛋白,其蛋白营养物质丰富,菌体蛋白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 40%~50%,氨基酸组分齐全,赖氨酸和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同时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和促进动物生长因子,生物学价值优于植物蛋白饲料,可以部分替代豆粕和鱼粉。产品原材料来源于马铃薯淀粉工业废水和废渣,成本低廉,而相似品质单细胞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40%以上)价格昂贵,所以通过本技术生产的蛋白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由团队自行研制的专门用于马铃薯薯渣与汁水资源化的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在国内外尚属首例,在温度自动控制方式、进气方式、运行成本等方面都创造了国内外新的记录。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相关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企业,所以竞争者很少。由于本项目国际领先,竞争对手少,所以该项目产品技术性能处于最高。干燥是该工序是降低蛋白生产成本的关键一步,选用适合薯渣与汁水发酵后物理特性的脱水设备,确保物料取得最大限度的脱水效果,才能降低干燥工序的能耗成本。目前类似行业的脱水手段的脱水率大多数在20%以内,经过充分实验,采用双轴螺旋压榨脱水设备,脱水率可达30%。产品干燥采用热风作为热源,发酵后的原料经过脱水干燥后含水量可控制在14%以下。此项技术已经成为全国上千家马铃薯淀粉企业治理污染,变废为宝的不二选择。在完成我国马铃薯淀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后,将能创造产值近千亿元。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产生经济效益较好的菌体蛋白饲料,还可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污水处理费用,可为马铃薯淀粉企业长期发展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