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国道三莫公路长汀至双峰(雪乡)段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原有公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级公路,路基宽7.5米,路面宽6.0米。横断面布置为:2×3.0米行车道+2×0.75米土路肩。根据旧路检测评价结果,设计采取把旧路面打裂后作为底基层,再加铺基层及面层的处理措施。冲击压裂技术虽然已被多次使用,但是对于该技术的作用机理、以及冲击压裂时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其下基层的力学响应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的断裂力学行为。《旧混凝土路面冲击压裂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课题组采用室内模拟和试验路监测方式,对多种破坏状态的旧混凝土面层和基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破裂行为进行研究,得到路面力学响应及不同路况下路面板裂缝扩展规律,从根本揭示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裂破碎机理。到2035年,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赋能交通基础设施,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设施、先进传输网络、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在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覆盖,行业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船舶等逐步应用。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前瞻性技术应用水平居世界前列。项目组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通过室内冲击压裂水泥混凝土缩尺试件来模拟冲击压裂,研究其对旧水泥混凝土面层和其下基层的受力行为,室外采用工程用冲击机械对试验段路面的冲击压裂行为及实际作用效果进行监控。室内试验以几何相似和相似原理为理论准则,针对几种不同比例放缩的试件,通过冲压试验确定出最佳缩尺试件。之后设计良好、有裂缝病害和脱空三种状态,分别进行板中、板角、板边三种典型位置的冲击压裂试验,冲击压裂装置依据类落锤装置设计原理,对马歇尔击实仪器进行改造而成,通过控制落锤冲击次数和高度提供所需要的冲击荷载,并采用动态应变采集技术,对试件表面和侧面的测点进行数据采集分析项目研究成果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裂技术下的裂缝传递过程及应力响应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室外试验路段的研究,其结果对于工程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项目成果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熟成果。近年来由十交通量和运输量的加大,我国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损坏比较严重,因而旧混凝土路面的修复和改造是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和扩建较为普遍的问题,我国还存在相当一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工程。作为加铺层的承重层的旧路面结构其土基,必须满足均匀、密实、稳固等各项技术要求,还要解决旧面板所存在的缺陷使新铺层出现反射裂纹的问题。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