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一种自然空气负氧离子作用PM2.5的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4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936467152
  • 单位名称或姓名:郭继峰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植物源负氧离子和PM2.5中典型成分的作用机理,建立完整的基础理论模型,以室内外公共空气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获取定性的中和吸附过程的技术参数,为相关负氧离子治理PM2.5的技术和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2.建立反映功能植物释放负氧离子的扩散分布动力学仿真模型,奠定负氧离子治理PM2.5理论基础。研究植物负氧离子治理PM2.5仿真模拟环境实验装置制备的基础理论和设计技术,设计开发适用于仿真模拟实验的负氧离子治理PM2.5实验环境装备,奠定负氧离子治理PM2.5机理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研究功能植物负氧离子发生与释放机理,研究影响负氧离子发生与释放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发生与释效率的优化控制技术,确定最适合负氧离子发生与释放的最适合森林或功能植物种类,为下一步合理优化利用奠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验分析负氧离子治理PM2.5作用机理,探索影响作用效果和作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完善建立完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PM2.5污染理论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方法。 3.采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所需功能的电路板,并进行电路仿真和抗干扰设计确保实际环境中控制系统的可靠工作;采用单片机或ARM控制器配合外围电路开发控制系统所需的温度、光照、通风、射线、喷淋、温度等执行机构的精确动作;采用SolidWorks等三维设计软件对模拟环境容器进行设计与参数优化;针对不同采集信号选择相应传感器,并开发传感器融合算法将环境参数准确送入控制器中进行感知处理;最后开发整体控制软件,进行数据库、人机交互等功能设计,开发出适合进行实验的综合系统。 4.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光率达到92%,密度为1.18g/cm3,而且抗拉伸和抗冲击的能力比普通玻璃高7-18倍,玻璃的透光率为91.4%,密度为2.5g/cm3。 5.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篇,授权专利4项,培养人才1人次,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以上技术知识分享为整个行业的研究与产业带来隐形的推动作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林业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