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复杂环境信号分选跟踪测向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8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804559175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伟
  • 产业领域:高端装备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项目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合作的横向课题"分选识别测向技术开发",属于电子与通信技术学科的电子信号探测、跟踪与定位领域。针对现代高密度复杂信号环境下的辐射源信号分选、跟踪和测向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复杂雷达信号快速分选,适应信号类型包括常规雷达、捷变频雷达、线性调频雷达、高重频雷达、低重频雷达、多脉宽雷达、参差雷达、抖动雷达; (2)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号实时跟踪; (3)基于共形天线,采用阵列测向技术和幅相误差校正技术实现宽频带高精度、无模糊测向; 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覆盖频域:400MHz~4GHz; (2)适应信号类型:常规、捷变频、线性调频、高重频、低重频、多脉宽、参差、抖动; (3)可实现雷达信号快速分选和雷达信号的实时跟踪; (4)信号分选跟踪技术指标: ① 雷达部数不少于8部; ② 信号密度大于100万脉冲/秒; ③ 参差数不大于8; ④ 脉宽数不大于10; ⑤ 脉冲重复频率范围:220Hz~133kHz; ⑥ 捷变频雷达信号带宽:200MHz。 (5)采用8阵元共形天线实现航向角(-30,30)度,俯仰角(-30,30)度范围内正确测向,测向精度要求:在微波接收通道相位不一致性不大于10度条件下, S波段的测角精度优于0.8度;在P波段测角精度优于2.8度 。 (6)在TMS320C6455平台单次测向时间小于30ms;在TMS320C6678平台,单次测向时间小于10ms。 3.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提出了改进的模糊聚类分选算法和绝对相似度计算方法,提升了在频率、脉宽交叠以及大范围变化情况下的雷达信号分选性能和鲁棒性;首次在雷达信号分选中采用并查集替代"追踪法",实时性提高达10倍以上,解决了有限运算资源条件下的复杂雷达信号分选的工程实现问题。 (2)提出了改进C-均值聚类的信号实时跟踪方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实现了辐射源的实时准确跟踪;提出的基于谐波的PRI提取方法,实现了重频参差、抖动,频率脉间捷变、脉组捷变雷达信号PRI参数的有效提取。 (3)针对共形天线的载体遮挡效应和极化失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有向阵元函数的改进MUSIC算法和幅相误差校准方法,实现了小口径P波段测向精度优于 ,S波段测向精度优于 ;采用二阶主子阵实数化法与雅各比方法相结合的特征值分解和变步长谱峰搜索算法,大大提高算法实时性。 该项目研究成果在技术上有突破性创新,技术难度大。在复杂信号分选跟踪和基于共形天线的阵列测向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弹载共形天线阵列高精度测向,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自主可控。成果转化程度高,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的技术进步有较大意义。 4 技术成熟度、适用范围 该项目研究成果中的复杂信号分选跟踪和基于共形天线的阵列测向技术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在电子侦察设备、宽频带被动雷达导引头、雷达威胁告警系统和电子支援设备等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中有广泛应用,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对提升我国电子战技术能力和水平,抢占未来信息战的制信息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该项目技术成果同样适用于电子通信信号跟踪、运动车载雷达信号定位跟踪、舰船电子信号跟踪定位、无人机电子信号侦察与定位,为森林、海上搜救、电子信号跟踪监控、交通工具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该研究成果将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发挥巨大的作用。 5 应用情况 应用该项目研究成果,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的某应急型号设备已进行了10余次挂飞试验,取得了百发百中的好成绩,获得了军方和业界的一致好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的某设备也圆满完成了外场海试。项目成果的工程实践应用已充分的验证了该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得到了合作单位的认可,并在近三年为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南京仿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元古(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四家企事业单位新增利润2128万元,随着技术的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还将不断扩大。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哈尔滨工程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