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玉米育种的基本前提是有丰富的遗传资源。特别是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提出了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用种质主要集中在少数杂优群中,存在种质基础狭窄,遗传多样性匮乏,易诱发突发性病虫害等现实问题,这不但造成了某些优良基因的漂移,还降低了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性,所以必须扩大种质基础,对现有的种质进行改良,增强现有品种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本研究以37份外引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鉴定玉米自交系对玉米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病性;采用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外引玉米自交系的适应性和育种利用价值,为引进自交系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创造了一批适应黑龙江垦区生态条件的玉米种质,为黑龙江垦区玉米育种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基础。同时建立玉米种质资源某种性状的鉴定评价的技术体系一份;利用外引种质改良本地现有优良品系以创新和拓宽玉米种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