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单链抗体快速筛检多种残留抗微生物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8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9-2673868
- 单位名称或姓名:王颖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课题来源与背景:
“融合单链抗体快速筛检多种残留抗微生物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是2011年经国家基金委批准的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为31000790。
微生物药物的残留对机体可产生多种直接和间接危害,如致癌、繁殖与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免疫力降低、过敏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等毒害作用。目前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效应测定法、理化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气质/液质联用技术、免疫学检测方法及生物传感器检测法等,但不论传统常规检测法还是标准精确检测法普遍存在检测目标单一、操作步骤的繁杂和成本、仪器昂贵,尤其对多种未知污染物同时检测时,工作量繁多、费时耗力等缺点就暴露无疑,所以对快速、灵敏和“一劳多得”(一次可同时精确筛检多种未知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的需要是显得更加迫切。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基于建立三种常见、常检的残留兽药(氯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环丙沙星)的杂交瘤的设想,串联并融合表达克隆所得的三种药物的单链抗体,所获蛋白预期为具广谱性质的抗体,然后建立胶体金试纸条或ELISA免疫学快速筛检方法来鉴定融合该多联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交叉性,探讨以此广谱单链抗体为探针建立的一种快速筛检样品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可能。如有疑似污染物,还可用单抗准确鉴定,从而达到同步、快速筛检多种残留药物的目的。突出优势体现在:不仅可正面利用单抗可能产生的广泛交叉谱,筛检出多种疑似残留药物,而且还可克服进出口检验中存在的成本和检测设备昂贵、步骤繁琐、检测目标单一和费时耗力等缺点,轻松达到简便快捷和灵敏高效的目的。
主要论点与论据:
本课题的出发点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抗原的结合位点均分布于抗体的轻重链上的特点,先扩增出不同药物的轻重链基因并组装成单链抗体,然后以此串联表达的融合多特异性抗体为探针摸索建立起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同时,抗残留微生物药物的残留是食品和饲料安全范围内的焦点之一,为本项目的开展提供实践必要性。在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的以单药物单链抗体和融合多特异性抗体为探针的快速免疫学检测方法,并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论证融合抗体和单链抗体对检测残留药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交叉性等特征。本课题除立题新颖之外,所依托理论及实验设计合理,前期实验基础相对可观,而在本项目中所需要的试剂,药物和动物等普遍易得,检测 指标明确,评价方法公认,便于操作。
创见与创新:
本项目在建立三种常见、常检的残留微生物药物的单克隆抗体基础上,利用多联胶体金试纸条或ELISA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项目现将有关单克隆抗体与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综合应用,且以单链抗体为基础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方法,研究领域宽泛,转化生产和现实应用的可行性强。优势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基因工程方法可迅速大量地表达融合多特异性单链抗体,较传统方法经济快捷;
② 实现一次性快速扫描或筛检多种药物,具有强实践性;
③ 融合多特异性抗体源自不同单抗的可变区基因,应该具有高特异性;
④ 集单抗与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于一身,是双特异性单链抗体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兼以单链抗体为基础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具有可观和现实应用价值。
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应用重叠延伸PCR和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学技术,课题组前后建立了中毒菌及其毒素、残留兽药和有害添加剂的免疫学快检方法,不但灵敏度与目前常见的快检方法相当,而且一次操作可同时锁定多个目标物。开创了快速检验技术从精准向广谱的发展方向,为既保障人们食用健康,又为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可应用和借鉴的研究先例。
自2013年4月,食物中毒菌及其毒素,残留的兽药和有害添加剂的多联快速筛检技术开始应用。节省直接经济效益达1.22亿元。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