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应用"课题是2016年申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局通过推荐立项的科技攻关课题,并给予60万元的经费支持。项目编号:HNK135-02-03,课题执行期3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
一、主要技术研究情况
课题组针对黑龙江省垦区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产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的限制因素,以优良品种的选用为基础,以减肥、减药、减除草剂为核心,以提高玉米群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主要逆境综合抗性为目标,重点从玉米大垄矮密高光效通透栽培技术,玉米养分平衡、立体施用提质增抗技术,玉米冠层调控高效促脱水技术,玉米种衣剂混剂拌种及苗后防控前移病虫害一体化高效防控技术,孤雌产雌赤眼蜂结合BT颗粒剂交替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苗后除草剂联合椰子油喷雾助剂的玉米田杂草农药减量增效防控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为玉米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对关键单项技术进行了集成组装,优化了玉米提质增抗高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且进行了大面积应用推广,为垦区及我省玉米产量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经济、技术指标
筛选获得耐密适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玉米品种11个,先正达408、先玉335、大民3307、京农科728、德美亚3、迪卡556、先达304、天和2号、丰垦139、德美亚1、垦沃2。集成组装了玉米提质增抗高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1套,该项技术模式于2017-2018年作为垦区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推广的核心技术内容;制定相关地方标准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
课题三年累计建立技术核心区750亩,示范区2万亩,辐射区10万亩,实现产量平均提高8.87%,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7.53%,农药用量减少15%以上,新增玉米产量6611.13吨,新增利润1019.48万元。总体来看,在垦区典型玉米种植生态区取得了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的同时,促进了区域玉米产业的持续绿色高效发展。
课题实施期间,课题组成员通过田间观摩、农闲技术讲座等形式,累计培训黑龙江省垦区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及种植户5277人次,发放明白纸8950份,全面加强了玉米种植户对现代玉米生产技术的了解与标准化作业水平,有效推动了综合素质强、科技水平高的农业生产队伍建设。此外,通过课题的实施,课题组培养完成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篇,为现代玉米产业发展培养了一批科研、推广及管理后备人才,对提高区域玉米高效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与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推广了适于黑龙江垦区玉米主产区的提质增抗高效全程机械化配套栽培技术,使项目区玉米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确保了玉米提质高效生产。但新的耕作栽培模式配套农机装备还有待改进,现有农机装备标准化作业尚存在局限性;同时,课题实施年限短,技术示范、推广的规模和影响范围有限,所集成组装的技术成果,其持续丰产增效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建议
应进一步加强秸秆全量还田少免耕技术模式,以及基于全层施肥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农艺技术的优化与配套农机装备的完善,推进农艺农机联合攻关;继续加大投入,巩固和提高现有成果,进一步加强对垦区职工的科技培训,加速玉米提质增抗高效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为促进和提高黑龙江省垦区乃至全省玉米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