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杂豆是小豆、绿豆、芸豆、豌豆等小宗豆类的统称,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地区及西南的云贵高原是我国杂豆类主产区域,其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田间管理粗放、病虫草害问题严重,加之长期以来缺乏对病虫草害发生和危害情况的系统认识,生产上很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因此,针对黑龙江省小豆、绿豆、芸豆病虫草害发生和危害情况不明的现状,本课题2014年-2016年在黑龙江省主要杂豆产区进行了小豆、绿豆、芸豆病虫草害发生和危害情况调查,并开展了三种豆类作物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试验。通过3年的系统研究,明确了黑龙江省各杂豆主产区病虫草害的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鉴定了部分病原菌,筛选了抗病品种并研究了抗病机理,形成了黑龙江省杂豆病虫草害发生危害情况调查报告5份。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三种豆类作物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的筛选,共筛选获得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14种,并在试验基地就筛选化学药剂的实际防效开展了连续多年的防治实践和示范,总结制定了大庆市杂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地方技术规程3项。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就杂豆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技术开展了多样化的培训,培训农业技术人员300人次,培训农民1500人次。项目完成过程中在核心以上级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篇,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且课题主要参与人员中有一位晋升副教授职称,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