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拖动系统特性与抽油机系统负载特性的合理匹配技术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5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9-6503798
  • 单位名称或姓名:孙燚
  • 产业领域:数字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2011年大庆采油工程研究院与东北石油大学签署协议,针对各种拖动装置与各种抽油机系统工作性能匹配不合理的现状,开展了《拖动系统特性与抽油机系统负载特性的合理匹配技术”,合同编号:DQYT-1204003-2011-JS-1270.》科研项目,通过技术合作解决了油田机械采油装置的不合理匹配问题。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从基础理论研究出发,结合试验数据分析、统计归纳方法和优化匹配方法,建立驱动电机工作特性、抽油机运动特性和负载特性之间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一套适合油田复杂工况的合理匹配策略和方法,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油田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而且对创建节能型企业,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为推动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1) 拖动系统与抽油机系统工作特性研究及数据库建立:建立电机拖动系统负载特性关联曲线及关联模型数据库;建立抽油机结构参数数据库及运动学模型。 创新支持的成果:论文《游梁式抽油机与驱动电机的耦合模型》,《异相型抽油机运动和动力特性分析》,《Kinematics analysis of beam pumping unit base on projection method》,软件著作权2014SR086799。 2) 抽油机平衡调整技术研究:研究两种平衡度与周期载荷、节电率的关联特性,完善了抽油机平衡调整的理论。 创新支持的成果;论文《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电流平衡调整方法研究》,软件著作权2014SR110831,实用新型专利CN202938849U。 ? 3) 高转差率电动机柔性与抽油机系统刚性之间的运动及动力学强耦合研究:针对高转差率电动机具的柔性与抽油机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的动力学行为,建立曲柄变角速度时游梁式抽油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并提出曲柄变速时抽汲参数的理论预测方法。 创新支持的成果:论文《游梁式抽油机与驱动电机的耦合模型》,《异相型抽油机运动和动力特性分析》,《Kinematics analysis of beam pumping unit base on projection method》。 4) 电动机额定功率容量计算分析:建立适用于抽油机井的拖动电动机发热校验方法,最大过载扭矩校验方法,启动过程的最小转矩及允许最大飞轮矩校验方法。 创新支持的成果:论文《游梁式抽油机与驱动电机的耦合模型》,《抽油机用电动机节电特性试验研究》,《电动机输出扭矩测量装置设计》,《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电流平衡调整方法研究》。? 5) 拖动电机与抽油机系统合理匹配优化设计策略与原则:建立拖动电机与抽油机合理匹配的一般性原则及高效电机的替换原则和匹配策略。 创新支持的成果:论文《异相型抽油机运动和动力特性分析》,《Study of reasonable flowing pressure base on peak output of oil》,《Kinematics analysis of beam pumping unit base on projection method》,专利CN202938849U,软件著作权2014SR110831和2014SR086799。 ? 6) 拖动系统与抽油机系统合理匹配优化步骤及软件开发:建立拖动系统与抽油机系统合理匹配的优化设计步骤、方法及软件。 创新支持的成果:论文《游梁式抽油机与驱动电机的耦合模型》,《抽油机用电动机节电特性试验研究》,《异相型抽油机运动和动力特性分析》,《Study of reasonable flowing pressure base on peak output of oil》,软件著作权2014SR110831和2014SR086799。 ? ④创见与创新; 1) 建立高转差率电动机工作软特性与抽油机-杆柱硬特性的强耦合力学行为特性模型及求解方法; 2) 模型化抽油机用拖动电动机外特性; 3) 建立了游梁式抽油机平衡调整理论; 4) 建立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容量计算方法; 5) 建立了拖动电机与抽油机合理匹配策略与原则.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节约检泵作业费用,合理匹配优化设计1073口井,单井维修费3万元,单井增油4吨/天。检泵周期由1年延长至3年,停机作业时间为3天时间,每吨原油的价格为0.32万元计算。合计:14678.64万元。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了我国抽油机井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抽油机井与节能设备对复杂井况的适应性,有效解决了节能措施重复、低效使用的问题,该项技术不仅满足了大庆油田各种复杂工况下抽油设备与多种拖动装置合理匹配的需要,而且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油田。 ⑥历年获奖情况; 无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东北石油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