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黑龙江省是中国地质资源的北大仓,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龙江文化等值得大力弘扬,独具一格的石油、煤炭、黑土、冰雪、山川、森林、湖泊、湿地、温泉、草原等景致缺少相应艺术载体,需要找到切合的艺术语言进行充分而生动的表达、描绘大美龙江。2008年大庆师范学院筹建油陶研究所,李方海教授担任所长,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始寻根探源,领衔研发,在继承传统灰陶、彩陶、黑陶、建水陶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了国内外独树一帜的新陶种——大庆油陶。在国内陶瓷行业中,每一品牌的发展都以地方特色命名,例如建水陶等等。大庆油陶的发展中选取材料和地域文化的结合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反复研发考量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降低制陶的成本,以及社会认同,是否便携进入到现代化场馆,乃至得到大众喜欢。同样,大庆油陶将在千米地矿材料的环保应用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大庆油陶的年量产最大仅是1万件左右,而且研发新品质量也很难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要求,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新品质油陶的开发研究,以推动大庆油陶这一世界陶瓷行业唯一的新一轮革命发展。本项目以油陶瓷材料特殊制备,面向市场应用的唯一性为研究目标,探索创新陶种的制备方法,同时通过陶瓷质量分析,制定一套面向广大市场应用的大庆油陶瓷质量定标方法,实现地下千米矿材料在陶瓷领域实用的性能革新,进而推动石油科探千米岩芯材料在陶瓷行业方面的应用探索。此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具有“坚硬如石,黑亮如油”的特点,被称为凝固的石油、会呼吸的陶。油陶以大庆的稀有材料——石油钻探地下千米岩芯、岩屑和五色土、尖晶石等为主要原料,有机合成,千米地芯成陶,被誉为“来自白垩纪的问候——见证一亿五千万年地下神奇”。它采用多层拉坯、镂空雕刻、阴刻阳填、多色搅胎贴胎、无釉抛光等工艺,特别是把历史名人和英雄形象采用双观图形式巧妙融入器型,亦选用油气为燃料高温无釉熏烧,在色泽、器形与图案上着力体现地域文化,借陶抒怀,设计创新,神形并茂,且发源地在魅力油城,服务于国内外,故称“大庆油陶”。油陶已经拥有了艺术珍藏品、空间装饰品、文化实用品、旅游纪念品四大系列,被消费者们誉为“黑土地的礼品,石油城的情人!”目前国内外陶瓷的产业化进展基本都在烧制技术领域,以建水陶,建陶,云南建水为代表的建陶公司的主要产品都是祖传也就是一成不变的非遗,而以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特殊材料陶种市场上还未见商业化产品。本项目结合传统技法和地下石油科探地下千米岩芯资源的优点,提出的独特材料、耐高温科技环保可控制备,可面向大庆油田科探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环保利用等应用需求,油陶品类结合时代需要,文旅纪念、家居馆藏、生活实用、馈亲赠友,文化交流,极强的地域文化特色与国内外的唯一性,可满足人民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节约钻井成本。能为油田节省高额的岩芯、岩屑处理费,增加油田可持续发展资源物质基础,为处于尾矿阶段的资源型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渠道。大庆油田每年生产井、探井约2000-3000口井,平均井深为2500米,每口井产生的钻井废弃物约为85立方,所产生的废弃矿物质为25万方左右,为以用陶瓷的方式解决钻井垃圾问题提供了资源基础。同时,如果不把废弃物有效利用,就要进行环保处理。按一口井环保处理30000元推算,每年用于环保处理费近亿元人民币。岩屑可以通过塑封、煅烧等方式加工成生活用品、工艺品、纪念品以及高价值的艺术品,给钻井废弃物以新的价值,实现井无空井,服务于社会,形成新产业和新的就业机会。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大庆师范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