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交易 > 科技成果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改善的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8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0454-8623645
  • 单位名称或姓名:谭丽萍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一、课题来源、背景 1、课题来源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2、研究背景 脑瘫为儿童时期的主要致残性疾病,痉挛型脑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瘫类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 %~70 %,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TENS)治疗脑卒中患者,使其恢复运动功能已被广泛应用;另有报道,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显著;而TEN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治疗效果的研究分析与观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记述,本研究拟对TENS方法治疗脑瘫患儿上肢功能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临床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提供有力的依据。 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瘫、四肢瘫和截瘫,物理因子治疗法电刺激(electrical stinulation, ES)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肢体瘫痪康复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有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nulation, NMES)、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nulation, FES)、以及经皮神经电刺激( transcutaneous electric nerve stimulation,TENS)。ES治疗能成功地恢复瘫痪肢体的部分运动功能,是物理因子疗法中很有应用价值的治疗技术。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Bobath法、上田法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以脑瘫儿童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定、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检查标准及手部关节活动度测量表中拇指腕掌外展活动度标准作为评定标准: (1)评定患儿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后手的粗大抓握功能、手部精细动作、转移物品功能、双手协调性、手眼协调性以及PROM的改善情况; (2)测定经皮神经电刺激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拟观测上臂肌肉为: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 三、创新点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技术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造成的肢体痉挛有显著改善作用,因此针对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的治疗比较多,而应用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少见。本研究则将其应用于脑瘫儿童上肢痉挛的治疗,研究FES治疗技术对上肢功能的影响,使用的DC-L-500型低频电子脉冲刺激智能助行仪即利用了FES技术原理,为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上肢功能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四、应用前景和学术价值 本研究采用Bobath法、上田法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以脑瘫儿童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定、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检查标准及手部关节活动度测量表中拇指腕掌外展活动度标准作为评定标准: (1)评定患儿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后手的粗大抓握功能、手部精细动作、转移物品功能、双手协调性、手眼协调性以及PROM的改善情况; (2)测定经皮神经电刺激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拟观测上臂肌肉为: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