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通过对小兴安岭重点林区食叶害虫进行采样调查,总结危害严重的食叶害虫的发生规律,对食叶害虫天敌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天敌昆虫群落组成、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天敌昆虫的活动规律等。对比天敌昆虫、不同种类植物杀虫剂、昆虫病毒的生物防治的作用与技术方法,研究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繁殖技术并推广应用,筛选出适合重点林区进行食叶害虫防治的生物制剂的种类及方法,进而对食叶害虫生物防治提出合理的建议。小兴安岭重点林区虫害防治情况直接关系到我省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重点林区主要食叶害虫的种群数量,可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增加地方经济收入的同时,创造林副产品安全的生产环境,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① 明确小兴安岭主要林业害虫的种类与多样性分布,并将防治的建议推广到植物保护的生产中,为当地林业害虫防治提供可行性的方案。② 理论学说上的创见:对于蝶类地理学、昆虫分类学等方面具有科学意义。③ 研究方法、手段的创新程度:采用样线法、诱集法等进行调查。④ 推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及分支学科发展的作用:推动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开展林业害虫的生物学及防治方法的研究,为动物学硕士点培养研究生。⑤ 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本研究有利于林业害虫的有效防治,通过此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保护林业资源和维持物种多样性意义较大,拓宽科研人员的创新思路。小兴安岭重点林区虫害防治情况直接关系到我省林业经济的长远发展,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重点林区主要食叶害虫的种群数量,可有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增加地方经济收入的同时,创造林副产品安全的生产环境,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根据本地区气候与环境特点,分析小兴安岭重点林区食叶害虫的发生规律与生物学特性,研究食叶害虫的天敌昆虫的种类与多样性分布,尝试利用天敌昆虫、植物源杀虫剂、昆虫病毒进行生物防治,并推广到当地农林植物保护的生产中,为当地农作物增产增收及绿色食品生产提供可行性的方案。运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开展调研工作,关注寄主植物分类学研究。根据林业昆虫研究的发展水平和趋势,本项目研究运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开展林业害虫的调研工作。由于部分昆虫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并且部分林业害虫的幼虫为专食性,成虫活动也多在寄主植物的生长分布区域内,所以在林业害虫调查研究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植物的分类,对某些害虫的生存活动区内植物进行认真记录,并将无法准确分类的植物采集叶片和植株带回学校由专业的植物学老师协助进行分类研究。我们也对重要的林业害虫进行生物学研究,对重要林业害虫进行了野外观察和寄主植物分布情况调查,掌握各种类的种群结构和分布规律,摸索其生存、保护措施,已经开展了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试验。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佳木斯大学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