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3.0T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值变化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 2023-12-08 浏览量:27
- 交易方式:面议
- 联系电话:13836309076
- 单位名称或姓名:邢健
- 产业领域:生物经济
- 成果类型:
项目基本情况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roject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其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CT在肺部影像学领域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其主要依靠形态学及血供特征来评价肺癌,对肿瘤的内部特征的显示和病理分型方面尚有一些缺陷。
2.研究目的与意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无创性功能成像的一种方法,可从分子水平对疾病进行研究,是目前唯一能够在活体检测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方法,常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来定量评价扩散成像的结果。从理论上来讲,肺癌肿瘤细胞繁殖旺盛,细胞密度较高,核浆比大,细胞外容积少,细胞生物膜的限制以及大分子物质如粘液蛋白、角化物等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也增加,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会组织恶性肿瘤内水分子扩散,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其ADC值会有不同变化。
本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类型肺癌患者在MR扩散加权成像( DWI) 中表观扩散系数( ADC) 的特点,以及高b值( b= 2000s / mm2)的可行性,通过分子水平评价肿瘤的内部特征,为评价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提供更多的定量信息,达到定性和定量诊断的双重目的,为提高肺癌的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3.主要论点与依据
早期DWI时间长,对运动高度敏感,由于呼吸心跳等因素的影响,其信号减弱显著,因此,DWI在胸腹部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国内外相关研究不多。近几年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如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 ,EPI)技术在肺癌DI中应用,结合心电门控技术及呼吸触发技术,多通道表面线圈,并应用空间敏感编码技术,几乎可以消除生理呼吸运动伪影。国内外学者对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检出、诊断等方面研究有一定程度的进展,国内此方面研究报道不多。
尽管目前DWI及ADC刚刚开始应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但随着成像技术的进步,DWI在肺癌的应用中将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对良恶性肺部肿块的鉴别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情况、肺癌治疗疗效的评估有很大的潜力。
4.创见与创新
4.1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结合磁供振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变化,通过分子水平评价肿瘤的内部特征,为评价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提供更多的定量信息,达到定性和定量诊断的双重日的,为提高肺癌的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从影像学角度较准确反应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为今后肺部肿瘤的诊断、分期、淋巴结转移、肺癌疗效的评估及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莫定了功能性影像学基础。
4.2技术关键点和难点
DWI上在某一b值的应用条件下对应所测得的信号强度成像。随着b值的增加,影像的扩散权重加大,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增加。提高了DW的敏感性。但同时会导致图像的信噪比下降。在研究中,为了得到准确的ADC值,往往选择较高的b值,但b值的增高会使图像的信噪比降低。所以选择理想的b值对于检出病变及组织病理学分型十分重要。b值的选择和优化是本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
5.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更准确的诊疗肺部疾病,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6.历年获奖情况
6.1于现代肿瘤医学发表论文一篇:
邢健,王汝良,胡明成,等 肺癌3.0T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变化与病理类型相关性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 2017,,25(5):771-774
6.2荣获2017年度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 二等奖
管理团队与技术团队Management team and technical team
牡丹江医学院
效益分析Benefit analysis
该项目为储备库项目资源,暂无效益分析内容。
成果推荐Result recommendation